?寫在前面
董明珠老師之前參加了一檔職場綜藝,并從綜藝中選中了一個年輕的姑娘,孟羽童,安排她做自己的秘書。
高管參加綜藝節目不奇怪,董小姐本來并不是低調的人。不僅如此,對于格力這種制造型企業,吸引年輕人總是困難的。高管親自出馬,打造平易近人的形象,有利于企業招聘95后新人。
這些都不難理解。
但最近在一次活動上,董明珠老師更是語出驚人:希望把孟羽童打造成第二個「董明珠」。
這就有點變味了。
在我看來,如果真心希望孟羽童在格力可以順利發展,說這樣的話,是不合適的。
我要是羽童,心里想的絕對不是:「好感動,老板看重我,我要好好干。」
而是「老板這是捧殺我嗎?」
聽到這件事的第一瞬間,我想起了三國時候的典故,孫權建議曹操稱帝,而曹操的第一反應是「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翻譯成人話:你小子想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廣告位:安利一下我的視頻號,會一期不漏同步我的分享視頻哦
1
我自己做了2年多左右的董事長翻譯+秘書的。
我當初的規劃就是先從翻譯做起,了解高管的思維方式,然后空降去某個核心團隊做個經理級別的負責人……
這條路根本不通。
是的,我參加過無數次的高層會議。
聽高管講話,我的思維往往也是能和高管同頻的,因為我們看事情是在同一個高度。
在Randstad的時候,我給當時的荷蘭總經理做翻譯。
我已經基本能做到:他要說的話,說了一半,剩下一半我已經提前翻譯好了,因為合作了一段時間,我很清楚他的思路。
但是秘書依然做不了高管。
高管,尤其是業務的負責人,核心團隊的經理和總監們,都必須有一線打拼的經驗,需要從基層殺出一條血路來。
總經理秘書空降,大概率也只能降到行政的負責人,秘書本身就是做過行政實操的人。
就算去HR團隊,也得從基層干起。
邏輯很簡單,你只有在一線打拼過,你才知道一場活動怎么組織,成本是多少,一次客戶拜訪預期是什么,效果怎么評估。
沒有一線經歷,直接上高管崗位的人,首先是手下人不服你。你不過是一個做秘書的,憑啥給我們在戰場第一線的人指點江山?
不僅如此,沒有一線經歷,很容易被忽悠,因為你沒有做過,下屬說瞎話你沒法反駁。
這種情況下,推進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只能靠強勢。
比如ofo的戴威,當年的自媒體大佬李叫獸,學生時代直接創業,在管理上沒有經驗,想做的事情都靠權威壓制,強行上,別給我找理由,但因為實戰經驗少,也很容易被打臉。
這些年真正從秘書位置逆襲的只有衛哲,但是注意:
他是90年代初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高材生,當年大學生多稀罕?
衛哲89年進入的大學,當年大學招生才60萬。也就是說93年畢業的時候,一本二本三本加一起,滿打滿算不到60萬。
如今應屆生接近1000萬了。
孟雨童面臨的競爭,要遠遠超過衛哲面臨的競爭。
此外,衛哲最早成名于證券公司,但是真正做到CEO層面是證券、實業和外企普華永道繞了一大圈,才在百安居和阿里做到CEO,走的不是內部晉升的路線。
在一家成熟公司里,從應屆生的秘書崗位,干到CEO。
這難度,也就電視劇里自帶光環的大女主才能實現。
更不要說,這家公司是格力。
2
為什么說格力尤其難?
因為格力是一家非常復雜的公司。和普通CEO創始人一家獨大,自己掌握話語權不同。董明珠,并不是格力的第一話事人。
格力的股東方還是挺多的。
我們拆解一下:
真正重要的是這幾個名字:
珠海明駿(15%):背后是高瓴資本;
京海互聯網(8.2%):背后是格力各地的經銷商;
珠海格力集團(2.93%):背后是珠海市政府
董明珠(0.74%)
先說京海互聯網,背后站的是格力各地的經銷商,這波人是董明珠的鐵桿,為董小姐馬首是瞻。
珠海格力集團,手里投票權有限,背后是和董小姐爭權多年的珠海政府。
最后說最關鍵的大股東高瓴資本,從珠海政府手里接盤格力的價格,416.6億,每股成本46.17元。現在股價是35.43元,高瓴資本短短在2年時間內,浮虧97億。
雖然沒有幫大股東賺到錢,但董明珠通過激勵方案,給自己和高管們套現了一筆。
今年6月21日,格力電器突然放出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在資本市場上引起了巨大爭議。當日就有股民不斷討伐聲音,格力電器全天股價放量下跌4.79%,市值蒸發154.68億元。
與此同時,按照這個持股計劃,董明珠小姐凈賺7個億。
高瓴真的是實錘接盤俠了。
盡管這一年董小姐自己賺錢,股東買單;但在公司掌控權上,董明珠絲毫不會松口:「真正的主宰還是格力自身團隊」。
第一大股東高瓴資本至今未派駐董事,但資本是逐利的。我投資兩年虧百億。你搞的員工持股給自己發了6-7個億,未來雙方還會「你儂我儂」嗎?
高瓴突然發難,來一句「在商言商」再打一張「過河拆橋」,并不是不可能。
格力這一年的股價走勢——綠巨人
董總這時候把孟羽童捧出來,就挺敏感的,又來一句:
把她培養成下一個董明珠。
這會讓公司的各個相關方怎么想?
如果我是高瓴,突然從新聞上聽到這么一句話,我肯定滿臉黑人問號:
怎么?咱大股東是擺設嗎?
是的,董小姐可能只是隨口一說。
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大股東可能會想:
董小姐是不是想通過這個玩笑來投石問路,甚至為未來變革做一點準備?看看下面人的反應?
大家都知道,格力這個局能吃到蛋糕的人,本來就不多。
董小姐還強塞一個新人進來。
那誰的蛋糕會變小呢?
如果不想自己的蛋糕變小,那么,未來就得羽童mm 工作添點堵。
畢竟董明珠直接把孟雨童和自己進行了綁定,所以針對董明珠的最好方法,就是針對孟雨童。
你不是希望把羽童培養成第二個自己嗎?
我們要證明你失敗了。
所以,對于羽童來說,叔叔們不是針對你,只是我們有必要給你添堵,因為董小姐給咱添堵,咱不能不有所動作啊。
3
針對孟羽童的,不僅是董明珠的敵人,還有另一種力量。
這些人不反對董明珠,但他們不喜歡看到不一樣的同事。
說白了,大家都是打工人,你何德何能成為第二個董明珠?
本來孟羽童就是綜藝節目出道,就很吸引眼球了,一舉一動在公司內部都會被人放大。
如果她還希望在職場打拼,最好的方法是低調。
(然而,她并不低調,下面細說)
我還記得自己在Mercer的時候,我在偶然之間寫知乎寫出了10多萬粉絲。
老板都很支持我,但是也不是沒有偷偷跑去打小報告的人。
我其實能理解,都是一個部門,一個公司的同事,憑啥你能寫東西,還能做live賺錢?
人嘛,就怕對比。
這種舉報倒是不會讓我咋樣,搞得我長期混外企的領導很尷尬,畢竟我這樣的人,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風險,而不是紅利。
孟羽童也是如此,本身就處于敏感位置,選秀出身,在微博小紅書和抖音都有粉絲,時不時發個視頻,如今還被董明珠搞了一輪綁定。
太容易被集火了。
理由我都想好了:
小孟沒有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發視頻,拍照片,尤其是狐假虎威動不動發和董總的合影。
她感謝網友支持格力?
你是什么人?可以代表格力?還在公司門口錄視頻?
4
綜上所述,董明珠老師講這句「把孟羽童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對孟羽童來說可不是好事。
我的判斷是:如果董明珠女士在投石問路,,那么孟羽童就是那塊石頭;如果說董明珠在下一盤大棋,那么孟羽童就是一顆棋子。
如果真的能把孟羽童培養成接班人,對董明珠來說是肯定不虧的。
直接提拔新人接班,是政治老手的慣用伎倆。
新人沒有自己的政治根基,對老皇上沒威脅,上來以后只能繼續抱太上皇的大腿,方便太上皇垂簾聽政。
但是對于年輕的羽童來說,未來職場這條路就很坎坷了。
但是,被捧殺有沒有好處?
還是有的。
被捧殺就有關注,無論這種關注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還是調侃的,有關注就有流量。
我給羽童妹妹的建議是:
抓緊時間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短期內,做個人品牌的小網紅,還是一個能賺錢的副業。
格力的工作正常做,做個幾年,你再判斷一下,到底格力的工作是主業,或是自媒體網紅工作才是主業。
當然我可能是多慮了。看了一下羽童mm在各大平臺上的賬號矩陣:
微博:12萬粉; 小紅書:26萬粉 抖音:91萬粉統一設計的人設模板:職場青年:
多次曬出和董總的合影——誰是棋子還不一定呢
多才多藝,已經開始在抖音曬敏感肌護膚帶貨了。
看來是我多慮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瞎說職場”(ID:HRInsight),作者:SeanYe,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