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越來越多的ToB企業從“選對賽道即躺贏”的美夢中驚醒,并被殘酷的“零和博弈”狠狠熊抱。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趨緩、人力成本升高和數據安全趨嚴,企業的獲客成本快速攀升。
什么是“獲客成本”?
獲客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CAC)是一家企業營銷花費除以新增客戶數的絕對值。
以某ToB辦公集采企業為例,2016年至今,新客戶的獲取成本增長5倍。
獲客成本的持續攀升,讓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堪重負。
當前,越來越多的ToB企業從“選對賽道即躺贏”的美夢中驚醒,并被殘酷的“零和博弈”狠狠熊抱。
什么是“零和博弈”?
參與博弈的各方,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
通俗來說,你贏得一個客戶,我就會輸掉一個客戶,輸贏之和為零。
以某ToB人力資源外包企業為例,客戶幾乎覆蓋國內500強企業和核心行業客戶。
新進者和競爭者的不斷蠶食,讓存量市場的增長步步驚心。
據Salesforce的研究顯示:“企業往往喜歡在獲客階段大量投入預算,沒有重視客戶生命周期的其他階段,尤其是忽略對老客戶的維護”。
據Harvard Business Review報道:“獲得一個新客戶的成本可能比留住一個現有客戶的成本高出5~25倍”。
當前很多ToB企業的營銷預算分布并不合理。
客戶錢包份額滲透的成本遠遠低于新客戶獲取成本更低。
忠實客戶更愿意為產品或服務持續付費并貢獻利潤。
隨著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的穩步提升,ToB企業還將獲得良好的間接收益,例如客戶口碑和轉介紹。
ToB企業增長,必須將關注點從偏向于新客戶獲取,拓展到整個客戶生命周期中。
在拉新、活躍、留存、增值、召回等不同階段創造價值,意味著我們擁有了客戶的全生命周期。
讓客戶留得住、回得來,可以有效緩解拉新低量級、促銷高成本和線索低轉化的增長困境。
客戶的生命周期營銷,是ToB企業獲得持續利潤和增長的新賽道。
客戶生命周期(Customer Lifecycle,CL),指一家客戶有類似生命一樣的誕生、成長、成熟、衰老、死亡的過程。
不同的行業、產品、服務特點,讓客戶生命周期的階段定義略有差異。
一般來說,ToB企業通常包括五個不同的階段:
①獲客期:客戶接觸產品或服務,產生興趣和行動。
客戶類型:擁躉粉絲、種子客戶
核心問題:如何發現潛在客戶?如何獲取種子客戶?
客戶行為:了解& 接觸
營銷方向:感知建構、認知教育、激發情懷、專家背書、種子客戶、KP畫像
②成長期:客戶對產品和服務深入了解和體驗,對標競品,選型確認。
客戶類型:激活客戶
核心問題:如何轉化客戶?如何讓客戶持續增購?
客戶行為:研究& 比較& 選擇& 使用
營銷方向:需求喚醒、客戶心智、熱點營銷、激勵機制、價值營銷、熱點營銷
③成熟期:客戶形成一定的體驗依賴,認可或忠誠產品或服務。
客戶類型:成熟客戶
核心問題:如何培育高價值客戶?如何讓客戶用新產品?
客戶行為:付費& 體驗
營銷方向:客戶成功、精細運營、新品類、體驗提升、會員特權、社群體系
④維持期:客戶對產品和服務提出更高訴求,增值服務、體驗升級、老客回饋等培育忠誠度。
客戶類型:衰退客戶
核心問題:如何延緩客戶衰退?如何滿足客戶新需求?
客戶行為:留存& 忠誠
營銷方向:產品升級、品牌重塑、孵化周邊、增值服務、整合收割、客戶忠誠
⑤流失期:客戶棄用或縮減用量,贏回客戶是該階段的核心要務。
客戶類型:沉睡客戶、流失客戶
核心問題:如何喚醒客戶?如何贏回客戶?
客戶行為:沉睡& 流失& 口碑& 回流
營銷方向:高危客戶預警、粘性客戶體驗、社會公益、沉睡客戶喚醒、口碑
客戶生命周期關注多重觸點。
跟蹤客戶與產品或服務互動的各個階段,在相應環節予以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
促使客戶長期積極地使用產品或服務,最大化降低客戶流失率并提升客戶價值。
不同行業的客戶生命周期頻次不同。
以某ToB IM企業為例,客戶的員工一天內進行多次操作和使用,交互頻次強;
而以某ToB咨詢企業為例,與客戶的交易間隔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客戶的生命周期越長,對ToB企業的價值越高。
任何一家ToB企業,都必須堅持長期主義。
重視與客戶關系的維護,提升客戶的忠誠度,進而獲得更高的短期收益和長期價值。
意識層面上,ToB企業毫不否認深入了解自己客戶的重要價值。但在執行層面上卻投入不足。
首先,客戶生命周期各階段的劃分不清晰。
客戶類型和產品服務特點等多種因素,決定了客戶生命周期各階段的劃分存在細節差異性。
其次,在客戶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缺乏統一高效的協同機制。
很多ToB企業受限于技術和分工等原因,客戶數據按階段分散在不同部門,部門目標和行動脫節。
最后,許多較老的生命周期營銷模型運轉失靈。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客戶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少。
雖然ToB企業的決策周期整體較長,但是很多SMB客戶,依然可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從“獲客”跨入“成熟”階段。
如果營銷和運營經常落后于客戶的腳步,那會是一個多么糟糕和遺憾的客戶體驗。
根據全球營銷公司Epsilon多年研究發現:
一旦品牌的各個渠道不共享數據,各自為營,會影響客戶對品牌的好感度,進而降低客戶的忠誠度。
很多ToB企業的營銷和運營還停留在游擊階段。無法對全通路營銷行為做集中記錄和分析,客戶畫像模糊。
客戶生命周期的搭建和運營,基于相對全面的客戶畫像,排布營銷觸點,形成作戰地圖。
從客戶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出發,針對該階段客戶需求和問題,提出適應于該階段的解決方案。
個人、角色和行為數據是量化客戶需求和問題的重要依據。
ToB企業需要將各通路數據匯總并建立客戶數據平臺(CDP)。
CDP是客戶所有交互行為的畫像分布。每家(類)客戶的KP信息、購買傾向、購買習慣等被全方位記錄。
ToB企業要確保客戶通過APP、實體店、小程序或網站等交易平臺獲得一致性體驗。
客戶在生命周期的軌跡主要有以下幾種:
新增 → 活躍 → 忠誠;
新增 → 不活躍 → 流失;
新增 → 不活躍 → 流失 → 回流 → 活躍 → 忠誠;
新增 → 活躍 → 不活躍 → 流失
在ToB企業中,其它軌跡也很常見。不同行業或企業的生命周期軌跡存在跨周期或返周期現象。
建立完善的360度客戶視圖體系,通過行為數據充分理解客戶,制定營銷或運營策略。
心理學中,刺激適應(Sensory Adaptation)是人之所以產生所謂的“審美疲勞”的根因。
任何的外部刺激,最終都會被客戶“適應”。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結論,因為這意味著每家客戶自然而然就會滑向“無感”,進而“流失”。
同時,這也非常幸運地意味著客戶會對產品或服務的負向體驗,逐漸適應。
既然刺激會被逐漸適應,那么解決方案自然要從刺激適應本身出發。
不斷更換刺激源——產品或服務升級
不斷進化新玩法,推出新產品,提供新服務,讓客戶定期感受到變化和創新。
很多ToB公司每年舉辦新品升級大會,雖然給部分客戶增加了一定的遷移成本,但是持續讓客戶欲罷不能。
不依賴感官刺激本身——豐富的工具化
客戶往往通過先想到某件事兒,進而聯想到某個ToB產品。
解決客戶問題是ToB企業的核心價值。工具價值,主要體現在解決問題的優劣多寡上。
提供內部刺激——游戲化
客戶主動行動并獲取概率性回報,基本上是所有成癮性行為的關鍵。
ToB企業不僅要給客戶提供產品,更要刺激他們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客戶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客戶需求存在差異。滿足客戶不同階段的需求是營銷的核心。
ToB企業必須開啟一段符合甚至超出客戶預期的不凡體驗。
延長客戶生命周期不是目的,盡一切可能創造客戶價值和商業價值的才是重點。
創造客戶價值,讓客戶成就不凡;創造商業價值,讓ToB企業基業長青。
1、獲客期
需求:客戶希望獲悉產品或服務信息,滿足功用性和心理預期,物有所值
Owners:市場、運營、銷售
目標:管理客戶預期的前提下,更多獲取高質量客戶
抓手:Growth FT(Feature Team);線索轉化率專項(MAL→MQL→SQL);線索中心;客戶高壓線機制……
2、成長期
需求:快速實施和部署;問題及時響應并處置,穩定,好體驗
Owners:市場、運營、銷售、售前解決方案、培訓、客服、產品/技術支持
目標:幫助客戶快速啟用,高頻跟進客戶使用情況,及時響應客戶的問題及需求
抓手:售前支持FT;項目牽引會;客戶SLA制度;商機贏單分步法;標準化培訓及實施流程;客戶內宣……
3、成熟期
需求:產品或服務持續穩定,探索產品深度功能和操作流程
Owners:客戶成功、售中解決方案、客服、培訓、產品/技術、市場
目標:打造客戶標桿案例,頭部帶動腰部客戶,幫助客戶解鎖高級功能
抓手:客戶之聲VOC;線上服務體系;客戶拜訪規范;客戶成功故事;增值產品價值包;VIP客服……
4、維持期
需求:希望解決并落實其它需求,更好地產品和服務體驗,解決業務更多問題
Owners:客戶成功、產品/技術、運營、售后解決方案、客服、市場
目標:提前介入、資源/政策傾斜,掌握客戶的需求變化,特殊節點主動提供解決方案
抓手:客情維護SOP;數據報告或新解決方案;負向case閉環機制;談判技巧升級;老客激活激勵……
5、流失期
需求:組織/人員變動等原因停用或選擇競品/替代品,解決當前問題或特殊節點無法滿足需求
Owners:客戶成功、客服、產品/技術、運營、售后解決方案、市場
目標:流失客戶預警、分析及召回;沉睡客戶喚醒及再激活
抓手:流失客戶分層策略;客戶召回方案;客戶拜訪;解決方案升級;沉睡客戶喚醒策略;客戶再激活活動……
客戶生命周期價值(Customer Lifecycle Value, CLV),是客戶當下實際收益和未來預期收益的總和。
1、CLV立足當下
CLV的計算基于某個時段的客戶生命周期、客戶留存率和折現率等數據信息。
通過CLV,我們可以清晰了解每一家客戶的價值,估算總體客戶的凈值。
進而將最有價值和忠誠度的客戶與那些價值不高的客戶區分開。為我們做出最優決策提供依據。
2、CLV展望未來
CLV的核心是預測客戶在未來某個時段貢獻多少GMV、DAU、MAU或利潤等價值指標。
通過CLV,我們可以針對合適的客戶,配置市場營銷或客戶成功策略,更好衡量資源投入和效果。
3、如何計算 CLV?
CLV=客戶生命周期的總收入-總成本
[示例]某ToB 電腦租賃SaaS產品,歷史客戶平均生命周期為 10 月,那么:
CLV=客戶月均(毛利–營銷成本)*預期客戶生命周期=(45-20)*36=900
假設每個客戶的平均生命周期價值是¥900,那我們就可以在客戶拉新成本上做出合理的投入決策。
CLV=(M-R)*(1+d)/(1+d-r)
[示例]某ToB 會議工具SaaS產品,客戶月均留存率為80%,折現率為95%,那么:
CLV=(2000-500)*(1+5%)/(1+5%-80%)=6300
該公式中,留存率r增加或折現率d減少,CLV就會增加。
對于ToB企業來說,提升留存率或降低折現率是提升CLV的重要方向,也是客戶生命周期長度的關鍵因素。
還有一些ToB企業采用先服務后付款的支付結算方式,比如信用卡、授信、墊付等。
這類客戶的CLV 計算需要去掉第一期的凈利,公式變為:CLV=(M-R)*(1+d)/(1+d-r)-(M-R)=(M-R)*r/(1+d-r)。
客戶是一位或一群有溫度、有情感的“人”。
客戶生命周期應該以人為本,建立符合人性的SOP流程及配套的產品工具。
客戶生命周期建立在跨部門合作及溝通機制上,共同為客戶生命周期各階段負責。
客戶生命周期營銷擁有明確的衡量標準,通過CLV優化配置,賦能可持續、高質量增長。
客戶生命周期是一段長度和寬度并存的旅途,擁抱周期,在周期中持續創造價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ToB行業頭條”(ID:wwwqifu),作者:王建偉,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