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特斯拉勁敵”、“特斯拉殺手”等諸多耀眼光環的美國電動車企Rivian迎來了上市的高光時刻。
11月10日,Rivian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為“RIVN”。此次上市Rivian成功籌資近120億美元,創下了汽車行業融資規模之最。作為對比,此前中國三家頭部造車新勢力“蔚小理”赴美上市的融資金額分別為10億美元、15億美元、11億美元。
在市值方面,截至周四美股收盤,Rivian的市值達到了1049億美元,同期通用汽車的市值約為898億美元,而福特為781億美元,短短兩天Rivian便成為僅次于特斯拉之后的美國市值第二高車企。
但值得注意的是,Rivian截至10月底的交付數據僅為156輛,而且交付對象為公司內部員工,尚未真正開始對外交付,也就意味著目前為止Rivian并沒有獲得實質性收入。那么到底是什么撐起了Rivian如此高的市值?它又能為行業發展帶來什么?
Rivian成立的時間并不晚,創始人斯卡林奇(R.J.Scaringe )2009年就創辦了其前身主流汽車(Mainstream Motors),并于2010年正式更名為Rivian,這比國內的一眾造車新勢力都早了不少。
但此前的Rivian一直默默無名,直到2018年洛杉磯車展才一炮而紅,真正走入大眾視野。在車展上,Rivian帶來了電動皮卡Rivian R1T和電動SUV Rivian R1S兩款車型。
其中,電動皮卡Rivian R1T可以說是賺足了眼球,其在續航、百公里加速、智能駕駛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而且在當時的美國市場,純電動皮卡還處于空白狀態,特斯拉也是在一年之后才發布CyberTruck,這讓Rivian在對皮卡有著特殊感情的美國引起了巨大關注。
也是在這次車展之后,Rivian開啟了開掛之旅,先后獲得多筆融資,至上市前已經累計融資了超過100億美元。
2019年,亞馬遜領投了Rivian的7億美元A輪融資,此后亞馬遜又多輪押注,福特汽車也進場成為股東之一。在ipo前,亞馬遜持股占比22.4%,是第一大股東,福特汽車持股14.4%,為第四大股東。
亞馬遜不僅是Rivian的最大投資人,也是它的最大客戶。2019年,亞馬遜與Rivian簽訂了10萬輛的電動貨車EDV訂單,Rivian計劃今年底開始交付,2025年完成全部交付。10萬臺訂單對一個初創電動車企來說意味著什么?此前,美國老牌租車公司赫茲向特斯拉訂購了10萬臺電動汽車,一舉將特斯拉推向了萬億俱樂部。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對Rivian也是十分看重,在他那場備受全球矚目的太空之旅前,接送他和宇航員的座駕就是Rivian的純電動車,通過直播傳向了全世界,帶來了頂流的曝光量。
關注科技的可能都知道,貝佐斯和特斯拉CEO馬斯克是一對“老冤家”,首富位置輪流坐,倆人也經常隔空打嘴炮,這也或許是Rivian被外界認為是特斯拉勁敵的一個原因了。
Rivian原本計劃在去年交付的電動皮卡車R1T,但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被推遲到了今年。9月14日,Rivian第一輛R1T電動皮卡從工廠正式下線,截至10月31日,Rivian生產了180臺R1T,交付了156臺,不過基本都是內部員工。
雖然并沒有大規模開啟對外交付,但Rivian卻并不擔心,因為自己手中卻握了大量訂單。截至10月31日,Rivian在美國和加拿大的R1T和R1S預訂單量已達55400輛。到今年底,Rivian計劃生產大約1200臺R1T和25臺R1S,交付大約1000臺R1T和15臺R1S。
此外,除了亞馬遜訂購的10萬臺電動貨車EDV,Rivian還表示,其將在2022年開始接受EDV的訂單,并在2023年初向亞馬遜外的公司交付。
訂單在手,就看產能方面能不能保障了。目前Rivian僅有一家位于伊利諾伊州的工廠,年產能為15萬臺,顯然滿足不了需求。Rivian計劃投資 50億美元左右,在德克薩斯州建造第二家工廠,并在2027年達到20萬輛的產能,目標于2023年Q2正式投產。
對于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Rivian也想分得一杯羹,計劃在2022年將R1S車型導入中國,未來會基于滑板平臺推出兩款緊湊型SUV。Rivian創始人斯卡林奇表示,如果不把中國和歐洲視為重要的長期市場來考慮,我們就不可能真正打造一家汽車公司。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不僅傳統車企也開始加速轉型邁向電動化,造車新勢力也站穩了腳步,特斯拉、Rivian等國外電動車企更是虎視眈眈。
備受追捧的Rivian背后,有一項技術不得不提,這就是被Rivian視為核心技術的滑板式底盤,R1S和R1T均采用該技術。
具體來說,Rivian將所有組件都嵌入一個緊湊的“滑板”底盤中,該底盤由四個電動機、一個全輪驅動系統和三個可用電池組構成;通過滑板底盤技術,Rivian可實現模塊化拆解傳統造車步驟,將上裝和下裝分別開發。
滑板式底盤的研發,徹底改變了汽車制造的邏輯。首先,滑板式底盤能夠極大程度地增強制造的便利性,降低制造成本;其次,由于沒有發動機等侵入車身的部件,滑板式底盤架構能夠為上部座艙保留更多空間,為未來各種車型的兼容提供了可能性。
據悉,Rivian還計劃將滑板式底盤出售給其他汽車制造商。此前有消息稱福特旗下林肯品牌將基于Rivian的滑板式底盤打造一款純電動SUV,該SUV計劃在2022年年中發布。
除了Rivian,海外還有不少新造車企業紛紛押注滑板式底盤平臺,包括美國的Canoo,被稱為汽車界奈飛(Netflix),以及以色列的初創企業REE。
在國內,也誕生了一些與Rivian在造車邏輯上有共通之處的創業公司,如悠跑科技,其研發的“UP超級底盤”正是基于滑板式底盤升級而來,據估算,應用該底盤后,整車開發周期可縮短50%,研發成本最高可降低60%。
這家今年4月剛成立的初創企業,成立數周后便完成首輪天使融資;8月完成Pre-A輪融資,估值達10億人民幣;10月獲得博世中國旗下博原資本領投的Pre-A+輪融資,兩個月后的估值來到了15億。
資本的嗅覺一向是敏銳的,短時間內如此密集的融資,不僅反映了資本對這家初創企業的看好,更是對其背后的滑板式底盤這個賽道具備信心。如今隨著Rivian成功上市,勢必在全球范圍內帶動滑板底盤賽道的持續升溫。
Rivian的火熱,離不開快速發展的新能源產業,而全球最大電商亞馬遜的資本、訂單等一系列支持更是給了它和特斯拉一較高低的底氣。至于它能不能成為下一個特斯拉,甚至是超越特斯拉,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車云”(ID:cheyunwang),作者:陳小同,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