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消費節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日前,企查查數據研究院推出《2021電商行業數據報告:電商生意場“喜憂參半”》,帶大家一覽行業現狀。
第一,促銷常態化,“尾款人剁手難”,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存“電商”相關企業超過571萬家,今年三季度,電商相關企業的注冊量為89.1萬家,同比增長67%,兩年平均增長率達32.1%。第二,快遞物流提速,邁向“中國速度”,我國目前共有“快遞物流”相關企業超120萬家,2021年前三季度共注冊相關企業13.3萬家。第三,直播企業指數級增長,我國目前共有“直播”相關企業39.3萬家,2019年前三季度新增6千多家,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2.49萬家,2021年前三季度新增26.4萬家,兩年平均增長率高達630.4%。
雙11經過了12年的演化,成交額增速持續放緩,而籠罩在電商生意場的“陰影”卻不斷增多。購物節和直播帶貨的發展讓商品大促日益常態化,讓“尾款人”剁手越來越難,而中小商家的營銷費用卻居高不下;反消費主義理念興起,年輕一代消費者開始提倡“理性購物”;平臺借助購物節對品牌的導流和賦能能力逐步減弱,這些都讓今年的“雙十一”冷清不少。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存“電商”相關企業超過571萬家,今年三季度,電商相關企業的注冊量為89.1萬家,同比增長67%,兩年平均增長率達32.1%。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達9.19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50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近四分之一。
從早年的爆倉、平均六七天送達,到現在的分鐘級送達,“雙十一”物流服務不斷按下“加速鍵”。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快遞物流”相關的現存企業120.7萬家,2021年前三季度共注冊相關企業13.3萬家,與往年基本持平。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1年11月1日,全國共攬收5.69億件快遞包裹,同比增長28.54%。而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全國快遞業務量高達767.7億件,同比增長36.7%。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科學技術的廣泛實踐,物流系統向智能化、自動化、可視化轉變,物流行業走向規模化、標準化、高效化,行業面臨打造新格局的關鍵期。
直播電商經歷2016-2018年三年的沉淀,2019年迎來爆發期,直播成為平臺延長用戶時長、提高營銷轉化的普遍方式。據艾瑞咨詢數據,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超1.2萬億元,行業內主播的從業超過120萬人。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直播”相關企業39.3萬家,2021年前三季度共注冊相關企業26.4萬家,兩年平均增長率高達630.4%,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直播電商跳過中間商,鏈接工廠與消費者,直接縮短供應鏈環節,讓行業迅速從單純的流量紅利挖掘過渡到對整個生態的紅利挖掘,通過供應鏈滲透不斷實現新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