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洽洽食品(002557.SZ)再一次宣布漲價。
10月21日,洽洽食品發布公告顯示,基于公司瓜子系列產品升級帶來產品力提升,以及成本上升,公司決定對葵花子系列產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產品進行出廠價格調整,各品類提價幅度為8%-18%不等,即日開始實施。
選擇漲價,或許是業績與股價雙重壓力之下的無奈之舉。
今年前三季,洽洽食品的凈利潤為5.94億元,同比增長12.17%。與前幾年超過30%的增速相比,大幅降速。
回顧洽洽食品上市以來的業績表現,公司的收入依賴瓜子業務,雖然多次對其他零食業務轉型探索,但成效較差。
而炒貨市場分布零散,公司上市后,瓜子業務的發展很快見頂。因此,每逢公司經營業績出現下降,洽洽食品便祭出漲價大招提振業績。據此前媒體報道,上市以來,洽洽食品分別在2013年和2018年提價,而2013年和2017年,正是公司凈利潤下降的年份。
洽洽食品是國民度比較高的瓜子品牌,公司的經營以瓜子為主。2011年,洽洽食品帶著“炒貨第一股”的光環在A股上市。
上市初期,洽洽食品的業績經歷了一段快速成長期。2010年-2012年,洽洽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44億元、27.39億元、27.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98%、27.76%、0.40%;凈利潤分別為1.52億元、2.13億元、2.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08%、39.93%、33.03%。
不過,由于瓜子業務的發展幾乎接近天花板,洽洽食品的業績增長并沒有維持很久。
201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9.88億元、2.55億元,同比分別變動8.68%、-9.88%,首次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洽洽食品第一次宣布漲價。
之后,公司的業績確實有所好轉。2014年-2015年,洽洽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13億元和33.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8%和6.36%;凈利潤分別為2.93億元、3.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00%和24.02%。
然而,單純依靠漲價,帶來的業績增長是短暫的。2016年起,洽洽食品又連續兩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2016年-2017年,洽洽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13億元、36.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9%和2.55%,凈利潤分別為3.54億元和3.1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81%和9.75%。
期間,為改善對單一產品的依賴,洽洽食品也曾嘗試跨界薯片、果凍等新的業務領域,但成效較低,品類擴張不順利。截至2017年,洽洽食品瓜子業務的收入為25.04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仍達到69.49%。
2018年,洽洽食品再一次對瓜子產品漲價。據媒體報告,洽洽食品當時對旗下八個瓜子品類進行漲價,提價幅度為6%-14.5%,較本次漲價幅度略低。受此影響,洽洽食品的凈利潤由連續下降,變為超過30%的增長。
顯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漲價,已成為洽洽食品拯救業績最快的方式。
但從銷量看,除2018年洽洽食品的堅果銷量實現了9.47%的增長外,之后幾年,洽洽食品的堅果銷量每年的增幅僅在4%-5%左右,遠不及其收入增速。這也側面印證了,公司2018年之后的業績增長,與上一次產品漲價有很大關系。
今年以來,漲價、“宅經濟”風口帶來的紅利都漸漸消退,洽洽食品的業績增速大幅下降。據洽洽食品發布的最新財報,截至三季度,洽洽食品的營業收入為38.82億元,同比增長6.34%%;凈利潤為5.94億元,同比增長12.17%。
鰲頭財經注意到,洽洽食品幾次發布提價消息,均以成本上升、產品升級為由。梳理2018年以來的數據后可發現,洽洽食品葵花子成本漲幅與營收漲幅之間的差距一直沒有超過8%。2020年兩者之間相差最多時,成本增速較收入增速僅高出不足3個百分點。
在成本上漲速度并不算快的情況下,至少提價8%的幅度是否合理?消費者也需要洽洽食品更明確的解釋。
除了業績壓力外,近一年來股價不斷下跌,或許也是洽洽瓜子在此時選擇提價的重要原因之一。
實際上,由于洽洽食品的產品結構單一,公司上市后的股價表現并不突出。上市當天,洽洽食品股價破發。而當時許多分析師表示,洽洽食品股價破發,主要是公司的發行價定價過高所致。據悉,洽洽食品的網上申購價為40元/每股,遠高出同期上市的涪陵榨菜(002507)和金字火腿(002515)。
之后七年,洽洽食品的股價幾乎都沒能突破20元/股。直至2019年,洽洽食品的股價才開始逐漸走高。
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休閑零食公司的股價期間普漲,洽洽食品也不例外。在2020年9月底,洽洽食品的股價達到上市后高點70元/股。
不過,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洽洽食品股價開始回落。截至10月21日,即漲價消息發布之前,洽洽食品的收盤價格為44.52元/股,較一年前的股價高點累計下跌36.4%。
市場觀點認為,洽洽的股價表現與公司產品結構過于集中有很大關系。
實際上,洽洽食品之前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2015年,公司轉型薯片等零食行業未果后,轉向堅果方向,并將每日堅果定位成第二條成長曲線。
然而,由于堅果市場并非技術壁壘非常高的行業,替代性較強,加上進入堅果行業的休閑零食上市公司競爭十分激烈,近幾年,洽洽食品的堅果業務收入增速也明顯放緩。
2018年,洽洽食品堅果收入為5.02億元,同比增長103.15%。到了2020年,洽洽食品的堅果業務收入為9.50億元,同比增長15.14%,與之前差距較大。今年上半年,堅果類增速回升到50.52%。
提價政策公布后,洽洽食品的股價明顯上漲,公告次日股價直接漲停,隨后幾個交易日繼續上漲。截至11月9日下午收盤,洽洽食品的股價為56.00元/股。短短十幾天,洽洽食品的股價漲約27%。顯然,本次提價也確實給投資者帶來不小的信心。
僅僅是簡單的漲價能讓洽洽食品改變多年以來產品單一的困境嗎?仍需等待市場長期的檢驗。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鰲頭財經”(ID:theSankei),作者:寧曉敏,見習生蔣蒙,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