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國內家族辦公室(以下簡稱“家辦”)在布局一級市場時,更愛做被動投資,以LP 的身份投資GP;但近年來,隨著國內家辦越來越老練,越來越機構化,對GP的選擇愈發謹慎,更偏愛深耕細分垂直領域、能帶來高額回報的黑馬基金。同時,被動的LP早已不再是理想的角色,家辦越來越愛親自下場做直投。
那么,家辦在布局一級市場時,究竟該如何投資GP,又該如何進行直投?
為此,我們特邀HT Capital 管理合伙人孫偉萌(Sophia)一起探討家辦布局一級市場的策略和建議。
HT Capital從1999年開始投資一級市場,經歷20年周期,在一級市場投資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和豐富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我們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雙幣家辦,專注于投資國家戰略新興行業的成長項目,歷時20年,迄今為止已布局國內外上眾多基金。
投資GP時,我們首要看重的指標是投資回報和社會價值。
圍繞國家的產業布局、新興產業趨勢和科技創新前沿,我們現在更看中那些專注于垂直產業、有技術鑒別能力、投后資源賦能的基金。
我們理想中的GP也有一個“畫像”,在投資時也會據此“畫像”進行橫向縱向比對判斷。
這個“畫像”具有很多個維度。
比如,我們會看基金的底層資產、業績歸因梳理、投資成功概率分布、基金規模、可持續爆發力、投資策略是否匹配所投賽道、團隊完整性穩定性、激勵機制、資源整合能力、是否投資判斷獨立等。
除了這些大家都會關注的共性特點之外,我們還會考察一只基金的個性特征,比如是否敢于在看好項目上重倉押注,在企業心智中是否有地位,對行業的理解程度,能否帶來投后賦能,跟LP互動良好等。
此外,我們還會與其他LP保持密切聯系,依靠自身和外部的網絡資源判斷GP過往情況。
過去多年,我們布局了許多GP。通過GP我們也能獲得一些項目的跟投權或直投權。
在投資項目方面,一定要嚴格判斷,比如一些Pre-IPO項目,看似發展安全性高,但估值較貴的話回報也會較差,比如大多回報在1.5-2倍,而且LP還需要承受二級上市稀釋及鎖定期內估值波動的風險,因此我們通常會謹慎判斷Pre-IPO 項目,偏向擇時在二級買入。
家辦做直投,也需要培養自己主動挖掘優質項目的能力。
很多投資家說,投資是認知的變現。其實,信息是認知的基礎,金融里信息是最重要的商業資產。信息掌握得越多,視角就越多元,就越能夠提高項目的認知能力,并判斷項目的好壞。
我們投資過中美諸多GP,擁有著大量的資源網絡和專家資源,因此有充足的信息和專業判斷能力,進行跨國資產比較選擇。
我們選擇直投公司時,青睞細分賽道領域的第一名,有明確商業價值和ESG可持續發展價值,獨特壁壘優勢,有高成長性,增速快,龍頭客戶或訂單,現金流好,公司股東或同輪投資機構為產業頭部和頂級機構,進入估值相對合理。
另外,我們每天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做分析研究,向一二級優秀投資高手學習交流,保持市場敏銳度。
我們常年積極布局全球資產配置,要看大量資產,每年都保持一定的投資頻率,只有資產看得足夠多時,你才能看到冰山的全貌,才不會以偏概全。
過去,我們主要跟著GP做直投;現在,我們也會跟著產業鏈主做直投。
因為產業鏈主能夠第一時間識別產業里優秀的技術公司,通過產業協同來帶動企業發展,增值賦能。
我們參考產業鏈主的判斷,能夠從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和延展的角度提供新的認知,從而提高投資的成功率。我們過去在科技、醫療行業積累了很多資源,形成了一定的生態網絡,因而產業鏈主也愿意與我們合作。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二級市場投了很多基金,并實行一二級聯動的策略。
越是家族的錢,越要謹小慎微,并珍惜每一顆子彈。在此,我想給正在布局一級市場的家辦提供一些建議。
首先,成為一個好的投資者,需要具備資金、判斷、耐心、運氣4個因素。
一級基金投資要具備看底層項目的判斷能力。判斷基金也要預判未來收益率,保持定期比對更新,對優質項目要主動跟蹤。
二級投資要結合分析情況,“資金+心理作用=發展趨勢”,估值的評估其實是一項心理變量。
第二,長期跟蹤和研究,擁抱變化。
要保持長期深入研究,才能沉淀出自己的認知體系,從而理解變化,具有洞察力和判斷力,并抓住先機。
當然,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研究,方法見仁見智。我們看趨勢,不只看1-2年,而是要看5-10年。
同時,為了增加確定性,我們看趨勢也會結合國家的發展戰略,“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國家支持的產業發展方向往往是雪厚坡長的好賽道。
比如,國家現在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建設健康中國,這些對應著在硬科技、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賽道將有歷史性機會。
同時,我們還會結合社會需要,看一個項目、一個企業有沒有創造價值,有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只要能夠給社會持續創造價值,公司就會有成長性,就有投資意義。
要研究新的趨勢,提升全員認知,努力從國家政策、產業趨勢、社會價值、科創前沿等方面早一些發掘增長型企業。
只有這樣,才有機會早于市場和他人發現優秀的企業。
第三,設立一個市場化的有效激勵機制。
好的激勵機制才能促進團隊的拼勁,干勁,發揮主觀能動性,最終形成利益一致的綁定,構建內部核心競爭力。
打造學習型組織,全員提升認知水平,家辦對團隊的跟投機制需靈活開放。
第四,學會分享和幫助。
生活的秘訣是給予,強者的標志也是給予,而非索取。與他人分享,會提升你的快樂體驗,而且會重新系統化自己的思考,這是一個反省自己的良好契機。
把自己置于一種給予別人的狀態,每天找到一種方式,讓自己感激別人更多。當你每天都能給予別人時,說明你每天都在進步。
第五,學會復盤,多學習交流。
家辦職業經理人要經常見優秀人才,交流學習。每個項目、每次投資都要復盤,與高手學習才能形成專業化的判斷能力。能力進化、認知提升,最重要的階梯就是學習。學習不停歇,成長進步不停歇,給予不停歇。
第六,建立一個高效的內部溝通和審批流程機制。
線上辦公、審批,撥付資金,系統化流程管理,這樣能提升決策和執行效率,也可以很好地控制風險。
第七,長期價值投資。
由于家辦通常為自有資金,因此投資時多以長期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可以經受周期和波動。
家辦需不斷優化“勝者模型”,提升投資能力。投資永遠都是風險和收益的博弈,如果你能把預期風險降低一點,勝算概率就提高一點。
注意投資的是什么資產類型,每一種類型的資產都需要跟風險承受度一致。
只有打通底層認知,對項目和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風險具有相對確定性高的判斷,就能夠經受一時的波動,不會一有風吹草動就心神不寧,并獲得最高收益。
永遠保持關注和擔心,但不要驚慌失措,夜晚不會永久,白天定會來臨。
(《家辦新智點》提醒: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家辦新智點”(ID:foinsight),口述:HT Capital 管理合伙人孫偉萌,撰寫:《家辦新智點》,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