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當社交網絡中出現女性價值話題時,經常會引發討論,尤其是關于“身材焦慮、容貌焦慮”的內容,讓其對立詞“審美自由”成為了許多年輕女性的個性主張。
時有趣看到一組有意思的雜志封面,雖然發布時間是今年2月,熱度已過,但是背后的問題還是很值得探究的。
圖源官方微博
圖片是Gucci和賈玲合作的《T》大片,與之前明星封面大不相同的是,賈玲的氣質讓品牌展現出一種可愛、多樣的形象。
圖源官方微博
同樣為“大碼女孩”的脫口秀演員李雪琴也在6月份為《男人裝》拍攝了一組雜志,雖然評價褒貶不一,但是這也算是《男人裝》在另一個風格上的嘗試。
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品牌關注到“大碼”領域,開始提倡身材的平常化,尊重每一種審美的權利。
在現代化思潮的推動下,女性消費觀念逐漸從“悅人”向“悅己”轉變,內衣作為女性消費中的剛需品類,可以直觀體現消費者的情感訴求。
美國DTC(直接面向消費者)品牌Parade正是洞察到這一點,鼓勵消費者自我表達,并踐行平價、可持續發展和道德時尚。
圖源品牌官方
Parade在海報宣傳中用了不同膚色和身材的模特,如大碼模特 Charlie Max,變裝皇后 West Dakota 及藝術家 Odine Vi?ao 等來展現美的不同面,表達對不同身材人群的包容,以尋求外界對品牌價值的認同。
由此來引發年輕消費者的共鳴進而達到共振的效果,并通過顏色、特點等產品本身屬性打造既時尚又多樣的內衣品牌。
除了Parade,近幾年“大碼”在時尚圈有迅速升溫的趨勢,不同的人群正在展示著美更為寬廣的定義。當“審美自由”成為強勢的存在,究竟是傳統審美風尚開始改變還是品牌包容的表達?
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意識到“審美自由”,也出現了一批大碼模特在時尚圈嶄露頭角,無論是在品牌代言還是秀場中,都可以看到這些身影。
圖源品牌官方
像Parade這類內衣品牌不在少數,比如國內最早提出“舒適內衣”概念的內外,因“NO BODY IS NOBODY(沒有一種身材是微不足道的)”的理念爆火,其主打的無尺碼產品也獲得了受眾群體的喜愛。
圖源品牌官方
在過往印象中,維密的內衣秀都是身材優越的超模。但是“性感”所帶來的品牌認知對于維密過于強烈,為了突破固有的框架,在19年維密做出了形象改變,啟用變性模特和大碼模特來為品牌宣傳,并減少修圖力度。
圖源品牌官方
今年維密也邀請到“大碼女王”楊天真作為品牌摯友,這個消息一出讓品牌獲得了一波流量,也通過突破形象傳遞著“性感不該被身材拘束”的理念。
除了內衣品牌,其他時裝品牌也正在逐漸抓住審美的改變。在歐美市場,時裝產業對身材的包容度相對來說比較高,許多品牌紛紛運用大碼模特在秀場中展現品牌力量。
圖源品牌ins
最近2022SS各地時裝周也可以看到,像Altuzarra、Maryam Nassir Zadeh等品牌都針對大碼人士推出了相應款式的服裝。
圖源YouTube?
上周Gucci2022春夏秀,品牌首次在走秀中也啟用了大碼模特,網友們都對品牌對準更多元的受眾而做出的改變表示認同。
圖源品牌官方
在國內,楊天真去年創辦了大碼女裝品牌 Plusmall并在小紅書開啟直播帶貨。首秀當晚GMV超過736萬,個人大碼女裝首次預售超過3000件。
近期楊天真也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綜藝節目《大有可為的我》簽約了 5 位大碼女孩,成為楊天真的品牌合伙人。這些女孩是各個行業的佼佼者,她們樂觀自信的態度也刷新了人們對“大碼”的刻板印象。
在OLAY與時趣的案例中,也體現著品牌對女性美的包容。曾邀請到一位長相并不符合大眾標準審美的女性代表:辣目洋子,創作了一支代表著新女性價值觀態度大片。辣目洋子通過講述她所認為的美和美的看法及選擇,來表現美的不同可能性。
“審美自由”是時下對傳統審美觀點進行挑戰的關鍵,像楊天真、辣目洋子這樣的人物,在厭倦了審美單一的年輕人群中極受歡迎,也推動著多元化女性消費市場在中國的發展。
多元化的內容并不是因為品牌的主張造就這種現象,而是社會對這種情況足夠需要才會應運而生。新一代女性面對人生的新價值觀念正在崛起,這不僅影響女性消費市場,也對品牌的包容與多元化營銷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1.關注新趨勢,傳遞品牌價值觀
在亞洲文化中,大多數人們依舊將時尚和骨感劃等號,盡管近幾年,人們自信程度有所提升,但國內主流大品牌仍沒有正視不同消費者對于時尚的需求。這也要求著品牌要關注到新一代消費者在價值觀層面的改變,在新舊價值觀交替中來發聲,與消費者情感共鳴來達到品牌力塑造。
在“新審美”中,那些拒絕容貌焦慮的女生,更加強調女性價值不應該被身材、容貌等因素所取代。所以,品牌除了產品上契合消費者自由的購買決策,也要通過內容來表達品牌態度,豐富文化內涵。
2.多元化和包容性缺一不可
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品牌,往往會獲得好的口碑。從這個角度出發,品牌打造多遠包容的營銷策略,可以強化品牌的差異性,形成獨特的品牌定位。
從越來越多的相關案例中可以看到,無論對于消費者還是品牌定位而言,都代表著一種多樣化的審美趨向的逐漸被接納。這個時候,品牌要給予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以多樣性為賣點,來代表不同人群的需求。
3.正面傳播獲得聲量
異軍突起的“她經濟”在社交平臺本身就自帶討論度,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在品牌相關話題下,“大碼”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討論,這也無疑會給品牌帶來自來水式的二次傳播,給品牌帶來情感附加值。
“大碼”并不是一個品類,對于品牌來說,只是賦予了多元的意義,任何一種美的形式都應該被接納。只有正確理解審美自由的概念,打造破圈行為,才可以引起消費者好感,拉近彼此的距離。
綜上,無論是時尚還是其他行業,審美都沒有標準,不應該受到身材、容貌等因素的限制。時有趣認為,品牌想要得到更多表現,必須找到與之契合的時代文化。
素材和導圖均來自官方及網絡
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時趣研究院”(ID:SocialTouch2020),作者:時有趣,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