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要:
1、在“話梅”美妝集合店里,花很少的價錢就可以買到各種大牌化妝品的試用裝,即便很多年輕人沒有經濟實力支付大牌化妝品的正裝,也可以在化妝品小樣中嘗嘗鮮。
2、小樣經濟是一份雙贏的買賣,既能為品牌方做宣傳、培養潛在客戶,也讓信奉“精致窮”的年輕人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
3、現在的市場掌握在年輕消費群體手中,未來市場將如何發展,小樣經濟的未來又會如何,最終還是取決于年輕人的喜好和消費觀如何變化。
最近一段時間,化妝品小樣異常火爆,購買小樣已經成為了年輕人中的新潮流。隨著年輕人對化妝品需求的增長,其中小樣需求的也隨之增加,甚至小樣成為當今年輕人一種時髦的消費形式。
當前,小樣經濟到處可見。據一些消費者稱,在李佳琦、薇婭等網紅帶貨主播的直播間購買化妝品時,也會得到商家贈送的一堆化妝品小樣。
最初,化妝品小樣是以個人賬號在咸魚上出售,供一些消費者體驗之用。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化妝品小樣龐大的需求量和可觀的銷售收益,吸引了不少人加入;甚至有不少商家開始在淘寶上專門買起了美妝品小樣。
更讓人驚訝是,后來電商巨頭也逐漸加入了小樣經濟這條賽道。據統計,2020年雙十一期間,天貓U連續一個月每天派發1元起體驗裝作為大促預熱,品牌覆蓋Lamer海藍之謎、雅詩蘭黛、全棉時代等知名大牌。據報道,截止2020年11月10日,已有上億消費者的“試新”派樣在路上。
任何事情產生和發展都會有背后原因,那么小樣經濟是如何出現發展的呢?
雖然小樣經濟在最近幾年才興起,但化妝品小樣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出現了。美妝界的第一款化妝品小樣來自雅詩蘭黛,當時品牌創始人雅詩蘭黛夫人企圖通過派發免費試用裝為自己的產品打宣傳,當人們試用產品效果很好后,就會回購正裝;而這樣的宣傳和營銷方法取得了不錯效果,后來也深得各大品牌仿效;很長時間內,購買化妝品附贈小樣也習以為常,也成為各大品牌不錯的宣傳和營銷手段。
據悉,寶潔每年在小樣上的預算就達到5億元;本土品牌薇諾娜也通過派發30萬份小樣帶來29萬新客,還由此成為化妝品品牌“小樣營銷”的經典案例。
從商家的角度來看,向消費者免費派發或以將近免費的價格出售化妝品小樣,對消費者來說最好的宣傳方式;相比說的天花亂墜的廣告,消費者自己親自體驗才更有說服力。
另一方面,派發或出售小樣其實也在為品牌方培養潛在客戶。雖然現在購買小樣的年輕人沒有經濟能力購買品牌正裝,但是這并不代表以后他們也沒錢買。在經濟不寬裕的時候買了小樣并被種草之后,等到他們有錢了很有可能會回購正裝。畢竟一旦用慣了大牌小樣,消費者從心理和皮膚適應程度上來講,都不太會再使用小牌化妝品了。
總體來說,小樣產生是因為品牌宣傳和營銷需要,后來發展成為各大品牌流行的營銷策略。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收入的提高,“舌尖上中國”和“化妝文化”成為女性見面的寒暄的主要內容。而“愛美”成為寒暄更為主要內容,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同時,她們的聊天內容也為對方做了一次商品的宣傳和示范作用。
在更為年輕的人群中,由于收入的有限和對體驗的無限“遐想”,慢慢地在年輕人的圈子中,流行著一種“精致窮”的生活方式。顧名思義,就是即便經濟水平有限,也要以最少的價錢來讓自己盡量活的精致,用的穿的都不落后;而小樣經濟就像是為她們“量身定制”,正順應了新一代年輕人這樣的消費觀。
再次,由于都市肥皂劇、直播等更是加速了小樣經濟的崛起,成為了大多數愛美的年輕人來說是難以抵檔的“誘惑”;雖然是幾十塊錢的大牌小樣一樣可以讓追求“美好品質生活”的年輕人得到滿足,帶給她們不一樣的安全感。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5月,一家名叫“話梅”的美妝集合店在上海市應運而生。在這家店里,聚集著眾多大牌化妝品、香水以及護膚品的小樣,“話梅”的開業不出所料的受到了年輕人的熱烈歡迎,每天“話梅”都會迎接大批的消費者前來為化妝品小樣買單。到目前為止,在小紅書上,有關介紹“話梅”化妝品小樣的種草筆記高達9萬多篇,而且觀看量和點贊量都十分可觀。據了解,“話梅”首家線下店僅用了4個月就實現了收支平衡,比傳統線下化妝品實體店提前了8個月。
與此同時,THE COLORIST調色師、HAYDON黑洞等美妝集合店也相繼引入化妝品小樣;蘇寧極物入局美妝賽道同樣將化妝品小樣作為賣點,并在線下開設涵蓋各類小樣產品的柜臺;天貓也面向全國建立了超過1.7萬個線下派樣終端,都受到了消費者強烈反響,取得了十分可觀的成效。
總之,小樣經濟崛起并非簡單原因,背后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抱著體驗、嘗試的消費者應該也不少。“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親自嘗一嘗”,想要知道一款化妝品究竟適不適合自己,也需要親自嘗試。對于不同膚質年輕人,選擇適合自己的化妝品并非易事,通過購買小樣降低嘗試的成本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小樣經濟能成功出圈,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順應了年輕人的消費行為。
不同于上一代人買東西講究使用和劃算,現在年輕人在整體經濟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對物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在經濟水平有限的情況下他們也會盡最大努力為自己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
無獨有偶,在小樣經濟出現之前,也出現過類似的“口紅經濟”。前幾年,國內盛行一股“奢侈品風”,大品牌的小物件成為銷售的“香餑餑”;比如阿瑪尼的口紅、羅意威的胸針,還有愛馬仕的口紅等,倍受年輕人的追捧,到現在還“余熱未消”,從某種意思上,助長了今天的小樣經濟或者是一種延伸。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年輕群體的消費觀和消費習慣影響著整個行業的走勢,而小樣經濟在日后會如何發展,下一個得到消費者青睞的行業又會是什么?一切還不得而知。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袁國寶”(ID:yuanguobao1982),作者:袁國寶,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