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一鳴卸任半年后,字節跳動新任掌門人梁汝波燒出第一把火。
2021年11月2日,字節跳動CEO梁汝波發布內部信,宣布組織架構調整。根據內部信,字節跳動調整后將分為六大業務板塊:抖音、大力教育、飛書、火山引擎、游戲和TikTok。
其中,最為重點的是,頭條、西瓜、搜索、百科以及國內垂直服務業務并入抖音。這意味著曾經輝煌一時的今日頭條和一度被委以重任的西瓜視頻,都將納入抖音麾下。同時,員工發展部門的技能與職業培訓職能,轉型為職業教育業務,并入大力教育板塊。職業教育將成為字節教育新的發力點。
此外,內部信還宣布,各個業務板塊負責人將向梁汝波直接匯報。這也意味著梁汝波正式接手字節跳動的全部業務。
同時,TikTok負責人周受資不再兼任字節跳動CFO,公司財務部向梁汝波匯報,這也意味著字節跳動將沒有CFO。由于CFO是一個公司操作上市流程的重要執行人,CFO空缺——也意味著,字節跳動可能短期內將取消上市計劃。
一番結構調整后,字節跳動更像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不再拘泥于一家內容生態公司。總體來看,字節跳動在現階段拿出六大板塊的龐大架構,甚至不惜把今日頭條降級合并,展現出的是互聯網“準”巨頭的野心,但眼下,無論是否上市,其都已經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時候。
這次調整中,最為重大的變革是抖音合并頭條和西瓜等內容業務。雖然在合并后,頭條、搜索、西瓜依然直接向字節跳動中國的董事長和CEO張利東、張楠匯報,對整體業務架構沒有太大影響。但很明顯,西瓜、頭條在字節內部地位下降。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調整后,也許會是字節跳動內容和商業化矩調整的開始。此前,有媒體爆出今日頭條在多地的商業化團隊裁員。
這次整合進一步體現出字節跳動“流量為王”法則。
眾所周知,字節跳動最初依靠今日頭條起家,在業內擁有一席之地之地。但近兩年今日頭條的用戶增長放緩,面臨增長瓶頸。易觀提供的預估數據顯示,2019年1月到6月,今日頭條的DAU人數分別為2.88億、2.62億、2.50億、2.64億、2.79億、2.86億,月活人數增長停滯。
另外,字節跳動內部的三個短視頻產品抖音、火山、西瓜幾乎同時起步。2018年左右,時任抖音負責人的張楠,和西瓜視頻的負責人張楠由于同屬于重點業務,很多人甚至都無法辨認出的兩個人。然而,在短短三年后,抖音一騎絕塵,并在2019年底合并火山業務。西瓜經過多次轉型后,最終的結局是被并入抖音。
從西瓜視頻的發展來看,這顯然是必須要走的一步棋。
西瓜視頻最初聚焦在短視頻領域,過程中曾經發力PGC內容,自制綜藝;其最為知名的事件當屬2020年春節,西瓜視頻以6.3億元購買下電影《囧媽》的獨家版權,切入長視頻戰場,盡管截胡了春節檔電影,也拿出做出Netflix的節奏,甚至讓愛優騰三大長視頻平臺倍感危機,但西瓜視頻之后在長視頻領域并未能高歌猛進。
2020年10月,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高調宣布進軍“中視頻”領域,重點投入PUGV內容。此前,張一鳴曾強調稱西瓜視頻要重點發力中視頻,優化西瓜用戶年齡結構。期間,西瓜視頻推出數十億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高薪從B站挖走包擴敖廠長、巫師財經等大V,著力發展知識、生活類中視頻,成為業內少數可以和B站競爭的對手。
這也讓B站CEO陳睿也在財報會議上喊話,在PUGV這條賽道上,B站還沒遇到對手。
值得注意的是,西瓜視頻此前一直和今日頭條處于同一陣營,早期也是通過頭條的“視頻”tab來引流增長,和抖音所屬的互動娛樂(IES)之間并沒有太多合作。
擔任西瓜視頻總裁之前,任利鋒就是抖音的產品負責人。他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任后,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如何整合抖音和西瓜視頻的資源,比如抖音里的PGC內容會和西瓜視頻聯動,更多沉淀到西瓜視頻的平臺,搜索服務也會協同。于是,2020年底,西瓜視頻和抖音牽手,把抖音引流作為中視頻內容積累的策略之一。
而此次大調整,背后的意圖不難理解,頭條、西瓜視頻、搜索業務在下一步要獲得持續發展,必須與“流量之王”抖音進行緊密綁定。
字節跳動迫切需要一次面向未來的進化。
眾所周知,字節跳動在全球員工已經超過11萬人,業務覆蓋超過150個國家與地區,體量龐大。公司團隊業務、組織管理需要進一步迭代、升級,才能繼續發揮現有優勢,擴展新業務的潛能。
除去抖音作為主要業務發展已經成熟,以及在電商上發力初見成效,在教育、飛書、游戲,以及TikTok商業化上,字節跳動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道路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是教育。
“雙減”政策出臺后,市場一度認為字節跳動將徹底放棄教育版塊。相關政策的兩條要求,一是要求教培機構是非營利性,二是不能上市,都對字節跳動的教育帶來沉重打擊。此前,字節跳動教育版塊也頻頻傳出裁員撤項的消息。
但從組織架構的調整來看,字節跳動并沒有打算放棄教育。而是和諸多業內在線教育公司一樣,轉型職業教育和智慧學習。但大形勢下,教育板塊依然會面臨規模變窄、估值縮水、競爭加劇等問題。這對新整合的大力教育而言,是一個重大挑戰。
其次是B端布局。
火山引擎和飛書被上下看作字節跳動面向 to B端布局的利器。此前,張一鳴曾在對談中提到對 to B端業務的重視,他認為to C端產品用的數據庫、云計算、芯片、支付系統等,其實是ICT產業的更底層,如果C端做完可以往上游進入B端基礎設施,做成的話,是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提高。
再來看TikTok。
盡管TikTok被弱化放在最后一個板塊,但這才是字節跳動持續開拓和增長最重要業務。
今年10月,TikTok發布公告稱,其全球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10億。這也意味著,TikTok已成功躋身10億月活用戶(MAU)俱樂部,與Meta(原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Messenger以及微信,并肩成為目前全球用戶活躍度Top5的應用。在這背后,TikTok的商業化卻還在起步階段,畢竟TikTok從最近才開始在歐美國家上線小黃車,開啟帶貨功能。
這次將海外電商業務也劃入組織架構,也表明了TikTok商業化將有望進一步加快。
但是從現狀來看,不論是to B業務還是教育、游戲,其收入與抖音等都相差甚遠,甚至在上市后可能成為虧損部分。如何讓這些在其他巨頭那里可能還算“新業務”的板塊不再“瘸腿”,是字節跳動接下來進擊的關鍵。
今年5月,張一鳴在內部發全員信稱,他和梁汝波將于2021年年底前,完成字節跳動CEO職責的過渡交接。張一鳴表示,卸任CEO之后,在聚焦遠景戰略、企業文化、社會責任等長期的事情之外,自己也能更容易從外部視角來觀察公司。
梁汝波是張一鳴的大學同學,還是同宿舍室友,兩人相識至今已經逾20年。作為字節跳動聯合創始人之一,早在99房時期,就曾與張一鳴一起創業。
▲張一鳴與梁汝波重返創業故地(圖:字節官微)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6年起,梁汝波開始負責企業溝通與協作平臺飛書和效率工程,2020年,梁汝波地位進一步上升,開始負責集團人力資源和管理等工作。
在很多報道中,梁汝波對張一鳴大學時的戀愛經歷,創業時的招聘風格侃侃而談。他還評論張一鳴不擅長演講。可以說,梁汝波更多是外界認識張一鳴的重要補充視角。畢竟,在今年5月份張一鳴發表站內信之前,梁汝波并未真正走進大眾視線。
業內對字節跳動的普遍認知中,是其知名的“三張”架構。除了張一鳴,另外兩張分別是一手帶起字節跳動商業化的張利東和一手帶火抖音的張楠。2020年3月12日,張利東和張楠分別被任命為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和CEO,整體負責字節跳動中國業務的發展。
▲梁汝波旗下14家關聯公司(圖:天眼查)
事實上,梁汝波在字節跳動始終擔任重要產品技術總監或研發總監。從頭條到抖音,包括抖音所屬的北京微播世界科技有限公司,梁汝波都是公司法人。梁汝波既是抖音技術總監,又是抖音創始人。
一位接近字節跳動的人士曾在接受《財富》采訪時表示,過去兩年梁汝波不負責產品,而在字節跳動內部負責法務、內宣、后勤、人力資源等工作。“他是這些部門的決策人,是一個大管家的角色”。而在梁汝波任職人力資源工作的2020年,正是字節跳動瘋狂擴張的一年,公司總人數從6萬飆至10萬。
這樣看來,如果能夠在內部選擇一個優秀的管理者,熟悉各個領域業務,又能夠和張一鳴站在同一條戰線,執行他的意志,那梁汝波是很好的人選。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零態LT”(ID:LingTai_LT),作者:李唐,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