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8點,2021年雙11購物季正式拉開帷幕。直播競爭白熱化、去年5000億元高基數在先,今年的雙11如何展望?
從2020年起,天貓雙11購物節升級為“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活動分為11月1日到3日、11月11日兩撥爆發期。
今年的雙11延續了狂歡季的玩法,也于10月20日準時“開跑”。戰線拉長后,雙11的銷售額也呈現爆發式增長,從2019年的2684億元飆升至2020年的4982億元,漲幅高達86%。
10月中旬起各大主播就開始預熱“將產品加入購物車”、10月20日起付定金、11月初支付尾款、11月11日前仍有力度大小不等的活動……和去年類似,今年的雙11延續了上述流程。
為什么電商平臺越來越“卷”、不斷拉長促銷周期?有市場觀點認為,在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的階段,只有將營銷周期拉長,才能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注意。
對于越來越長的雙11,消費者態度呈現兩面分化。
BT財經身邊有消費者樂在其中,認為從加購、訂金到完整支付,可以幫助商家更好地把控市場需求、節約庫存周轉成本、有更多空間可以讓利消費者。
但也有持相反態度的消費者認為,目前虛假降價等套路依然充斥在一些電商平臺上,據《南方Plus》,珠海市監局和珠海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發布消費警示,商家應嚴格貫徹“不得先提價再打折”的要求,“剁手黨”也要理性消費。另外,也有人表示不喜歡拉長消費季周期、促銷產品排隊搶購的做法,認為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成本。
《環球時報》等媒體報道,“淘寶崩了”的話題也在20日當天沖上熱搜,有消費者表示好不容易搶到寶貝,但在下單環節卡住了。后來淘寶回應稱:消費者的熱情過于火爆……有反饋千牛(阿里商家服務工作臺)崩了,千牛程序員小哥哥已經抓緊修復。
物流成本也在雙11前水漲船高。據《上觀》報道,9月以來“三通一達”百世、極兔等多家快遞企業開啟漲價模式,雙11前提價已經成為快遞行業慣例。但消費者發現,在服務末端,不送貨上門、不電話通知、虛假簽收等問題依舊嚴重——漲價?那麻煩服務也漲一下。
兩大頭部主播李佳琦和薇婭的首日戰績“開門紅”,BT財經發現,2020年雙11預售首日,二位共引導銷售額91.9億元,今年最新報道顯示,李佳琦、薇婭2021年雙11預售合計成交額達到189億元,其中李佳琦直播間達到106億元、薇婭直播間達到近83億元。
從20日午后開播到次日凌晨下播,兩位當日的直播時間也都超過了12個小時,期間超低價iPhone、免費抽汽車使用權、拼手速搶紅包等活動接連不斷刺激觀眾?!吨袊洕W》報道顯示,直播“一哥”“一姐”當日的直播間累計訪問次數高達2.49億和2.39億,各自都收獲了超過3500萬人次的光顧。
有數據表明,李佳琦薇婭倆人直播帶貨一天,頂上市公司一年業績——從以上述李佳琦、薇婭二人預售合計成交額達到189億元來看,這一天的銷售數據甚至超過了4000多家上市公司一年的營收。
《電商報》文章觀點指出了一個全新現象:在頭部主播議價能力更強勢的情況下,一些品牌正在遠離。這些品牌也在選擇新合作伙伴和渠道,這正在給中腰部主播帶來春天。
平臺對中腰部主播的扶持也在加碼,例如淘寶直播曾公布今年雙11的直播激勵政策,中腰部主播是重點扶持對象之一,最高會直接給予100萬元的現金獎勵。這些主播往往聚焦美妝、科技、服飾、食品飲料等某一垂直領域,這也有機會幫助品牌做精細化運營。
中新網也報道稱,目前頭部主播較此前更難再喊出“全網最低價”的宣傳了,不少品牌自有渠道給出的折扣力度也較大,頭部主播和品牌自有渠道、中腰部主播之間的價格優勢正在縮小。
10月21日開盤,阿里巴巴(NYSE:BABA、09988.HK)、京東(NASDAQ:JD、09618.HK)、拼多多(NASDAQ:PDD)等電商股漲跌均現。
盡管頭部主播迎來開門紅、氣氛升溫依舊、消費者熱情不減,但面對去年近5000億元的高基數,今年雙11成交額會否再破新高?市場仍在拭目以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BT財經”(ID:btcjv1),作者:Han,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