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品牌廣告營銷“翻車”了,這一次的主角,是無數“凡人”只能仰望的頂級豪車品牌勞斯萊斯。
近日,在勞斯萊斯組織的一次試駕活動中,網紅夫婦林瀚和晚晚成為品牌的受邀對象。而勞斯萊斯或許想不到,在邀請林瀚、晚晚(雷宛螢)夫婦來宣傳之后,這場營銷活動最終得以登上熱搜,卻是在“遭王思聰吐槽”后,憑借“下架視頻”的操作實現的。
另一邊,作為曾經的豆瓣女神,被網友集體吐槽的網紅晚晚,則引發開啟了一場“誰有資格代表勞斯萊斯車主”的大討論。
9月24日,勞斯萊斯汽車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推廣視頻,邀請了著名車評人陳震,以及網紅“晚晚”夫婦等人試駕,給旗下的庫里南做品牌推廣。
上線之后,這條視頻很快在微博的播放量超過了230萬次,點贊數超過30萬次;如果對比勞斯萊斯官微所有視頻累計478.6萬的播放量,和基本不過3位數的點贊量,這條視頻相當于占勞斯萊斯官微所有視頻總播放量的48%,點贊達到其日常微博的3000倍。
但在勞斯萊斯官微瞬間涌入的近萬評論中,卻大多是質疑和批評的聲音。不僅網友炸鍋,勞斯萊斯車友也集體暴怒,矛頭直指網紅“晚晚”夫婦,認為他們拉低了客群檔次,并指責勞斯萊斯在找代言人前沒有做好背調。
在一片憤怒聲討聲中,先曬方向盤,再噴推廣人,最后對勞斯萊斯表示失望,已經成為車主抗議晚晚夫婦推廣的標準操作。
其中最知名的車主之一——王思聰,直言“突然感覺RR很low,以后不會買了”。盡管早已不復當初“娛樂圈紀委”的火力兇猛,但曾經國民老公的影響力依然不容小覷。該評論自然突圍出圈,微博甚至出現了“晚晚 王思聰”的熱搜詞條廣場。網傳王思聰擁有6臺勞斯萊斯,其中一臺是售價超千萬的定制車型。
對于網上的反對聲音,勞斯萊斯方面第一時間表示,晚晚林瀚夫妻并非勞斯萊斯汽車的代言人,而僅僅是參加了一次邀請試駕活動。但網友尤其是車主們的怒火遠未平息,甚至在林瀚親自下場與一位車主“隔空互懟”時,扒出林曬出的勞斯萊斯魅影行車證所屬車輛并非他本人所有,而是其在北京新政出臺后出借了名下指標。
事件依然在發酵。
10月14日晚間,豪車品牌勞斯萊斯就近期邀請網紅“晚晚”夫婦試駕視頻引起爭議進行回應,稱勞斯萊斯汽車大中華區“認真對待這次事件,誠懇聆聽大家的反饋,決定將該視頻下線。”
只是,聲稱“誠懇聆聽大家的反饋”,實際卻關閉了所有微博的評論功能,勞斯萊斯此舉再一次被網友送上了熱搜。
而這距離相關視頻上線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了。
撤回晚晚夫婦的推廣視頻,是自1904年成立以來,勞斯萊斯在全球范圍內第一次發生因類似公關事故。這可能也是勞斯萊斯首次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勞斯萊斯下線網紅夫妻爭議視頻”這一話題擁有3.2億的閱讀量。
為什么大家對晚晚宣傳萊斯萊斯會有這么大的反感情緒?說到底就是因為雙方契合度不高,或者說,在部分用戶心里雙方契合度不高。
“門當戶對”不僅適用于情感領域,亦適用于品牌圈。
兩個契合度高的IP合作,通常能迸發出不錯的化學反應。相對應的,兩個契合度不高的IP合作,則很可能會玩翻車。
但當下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反差營銷。意思就是,部分品牌會故意合作與自身品牌調性反差較大的藝人,以期能透過這種反差,引燃輿論話題,擴大傳播輻射范圍。
比如維密此前邀請楊天真擔任品牌摯友,PRADA入駐菜市場等,一定程度上都屬于這種反差營銷。
但是反差營銷有時候對于品牌來說也要冒一定風險,比如這次的勞斯萊斯事件,選擇了長期以來備受爭議的網紅晚晚,被網友集體質疑在合作之前沒有做背調。在視頻發出引發爭議后,其公關部門偷的懶,網友們都給一一補上了:
有人發現,晚晚17歲時就成為了藝術家劉野的婚外女友,后來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但其就讀的專業也被網友挖出并非“哥大”本校專業,而是類似于大學附屬的繼續教育學院專業。
有人發現,夫婦兩人對外聲稱晚晚家里在三里屯擁有一棟商業大廈,但該物業產權屬于北京朝陽區副食公司,并且租期在2020年到期。
有人發現,林瀚雖然看似擁有大量豪車,他還曬出了行駛證回擊網友的質疑,但該車牌實際屬于北京富商李曉華,林瀚只是代持。
其名下木木美術館今年3月發生的工人墜亡事件也曾引發強烈的輿論風波。被很多網友認為推卸責任。
木木美術館外觀
更有甚者,網友還發現了晚晚曾與辱華的英國大使合照并發布社交媒體。今年4月6號,晚晚發布了與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的合影,而早在今年3月初,吳若蘭就官方社交賬號力挺制造虛假新聞抹黑中國的媒體機構,同時她也是抵制新疆棉的成員之一。
在明星、網紅人設頻頻崩塌的當下。合作品牌們不做好背調,堪稱“玩“命。而如何做好取舍、促使企業利益最大化,是品牌永恒的課題。
英國豪車品牌勞斯萊斯最早誕生于20世紀初,公司創立后僅三年便打造出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汽車”銀魂。20世紀50年代,勞斯萊斯開始與皇室家族的長期合作。此后不少明星和社會人士都以選擇勞斯萊斯汽車為自己成功的標志。2003年,勞斯萊斯汽車公司被寶馬接手后至今,依然備受明星富豪們歡迎。
今天很多人提起買勞斯萊斯的人,會被笑談稱“窮得只剩錢了”。事實上,勞斯萊斯還真不是“暴發戶“就能買。品牌以第一檔銀靈系列專供各國的首腦、政要、王室成員,將第二檔銀羽系列留給有影響力的集團企業、榜上有名的社會名流。剩下第三檔銀影系列,依然不是給錢就給賣,還得看你有沒有犯罪記錄與黑社會背景。
在現代工業發展到一天能造一輛車的今天,勞斯萊斯依舊堅持手工打造。從噴漆、上色、縫制座椅、雕刻車頭標識等,每一項工序都絕不假手于機器,至今造一輛車的耗時仍長達2個月,但也因此有了“藝術品”的美稱。
勞斯萊斯的品牌理念是“把最好做到更好,如果沒有,我們來創造。”而它的創始人亨利·萊斯也曾說過:“車的價格會被人忘記,而車的質量卻長久存在。”這就是勞斯萊斯如此之貴的原因。
在此次營銷“翻車”事件發生前,勞斯萊斯正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
官方數據顯示,勞斯萊斯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2989輛,同比增長91.6%。其中,勞斯萊斯于今年第一季度共交付新車1380輛,同比增長62%,打破了勞斯萊斯2019年第一季度創下的銷量紀錄。勞斯萊斯大中華區總經理李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勞斯萊斯中國區銷量占全球比重的30%。今年第一季度開始,中國已經是勞斯萊斯全球第一大市場。
在此背景下,勞斯萊斯正在不斷挖掘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此前,勞斯萊斯就將全新古思特加長版車型的全球首發地點定為中國,旨在向外界傳達其對于中國,包括亞洲市場的重視。另一方面,李龍表示,勞斯萊斯也要在營銷方式上進行了突破,將營銷目標受眾由潛在車主向品牌粉絲過渡,方式上則要加強主動傳播。
而此次邀請“網紅”作為其推廣人,即可看作是勞斯萊斯在品牌傳播方式上的新嘗試,其背后原因或與勞斯萊斯的中國用戶不斷趨于年輕化有關。李龍表示,2020年勞斯萊斯中國車主平均年齡為39歲,而在2015年,這一數字約為47歲。
姑且撇開網友關于晚晚夫婦評論內容的客觀與真實性。從這次營銷翻車事件中,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與晚晚夫婦合作,的確讓勞斯萊斯陷入了輿論漩渦。
除了對勞斯萊斯品牌聲譽的損害,發酵至今,網傳已有車主投訴至勞斯萊斯英國總部,公司內部已經開始調查,不排除辭退推廣視頻相關工作人員的可能。
流量所帶來的紅利已經在漸漸褪去,勞斯萊斯此時事件后,也許還會有其他品牌繼續翻車在同一條線上,畢竟公眾的信任是有限度的,而網紅是無限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首席商業評論”(ID:CHReview),作者:穆清,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