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制裁中興通訊一事的進展,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在接到美國政府出口禁令4日之后,中興通訊在4月20日正式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回應。
“這樣的制裁將使公司立即進入休克狀態。”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坦承,美國政府的制裁令中興通訊遭受到巨大的危機,將直接影響公司8萬員工的工作權利。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風華高科、長盈精密、潤建通信等近40家上市公司明確表示,公司與中興通訊的合作規模較小,中興通訊被制裁一事對公司影響可以忽略。
將全力解決制裁問題
2018年4月20日,中興通訊在深圳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其遭遇美國政府制裁一事進行回應。據報道,殷一民在發布會上進行發言,并回答了媒體的兩個提問,發布會前后歷時約10分鐘。會上中興通訊坦陳,制裁將給中興通訊帶來巨大的危機,“使公司立即進入休克狀態”。
“制裁將直接影響公司8萬員工的工作權利。”殷一民認為,此番制裁除對公司員工、公司全球30萬股東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害之外,還將對全球數百個運營商、數千萬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帶來直接傷害。
殷一民指責美國政府的制裁是“將細微的問題無限擴大化”。他同時特別強調,中興通訊反對美國商務部做出的處罰,更反對把貿易問題政治化,公司將通過一切法律允許的手段來解決制裁問題,也會采取各種措施,盡最大努力維護員工和股東的利益,履行對客戶和合作伙伴的責任。
與此同時,殷一民也表達了對中興通訊走出困境的信心,“中興通訊的產品在國內是有市場的,有十三億人民的支持,我們有能力、有決心度過難關。”
殷一民還對中興通訊目前芯片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現狀發表了看法。“我們也在認真反思,還要加大研發投入,求人不如求己。”殷一民說。
中興通訊受罰的原因引起了市場人士的普遍關注,在新聞發布會上,殷一民對中興通訊本次內部管理出現漏洞的原因進行了回復。
“出口管制是個復雜的系統,中興通訊業務復雜、員工眾多,要保證每個員工每個業務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出現疏忽,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殷一民介紹到,中興通訊總裁直接領導合規委員會,2017年中興通訊在合規上投入超5千萬美元,并計劃在2018年投入更多資源;目前,公司組織超過6.5萬名員工進行合規培訓,提供的文件超過13萬頁。
對此,4月22日晚間,中興通訊再次發布公告稱,公司吸取過去在出口管制合規方面的教訓,高度重視出口管制合規工作,把合規視為公司戰略的基石和經營的前提及底線。公司成立了總裁直接領導的合規管理委員會;組建了覆蓋全球的資深出口管制合規專家團隊;構建和優化中興通訊出口管制合規管理架構、制度和流程;引入和實施SAP貿易合規管控工具(GTS);配合獨立合規監察官開展的各項監管工作;并對出口管制合規工作進行持續投入。公司已經且正在采取措施以遵守該拒絕令,積極與相關方溝通以及尋求解決方案。
近40家上市公司撇清關系
由于與A股多家上市公司均有業務往來,中興通訊被制裁一事對A股上市公司將產生何種影響,也引起了行業人士的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深天馬A、天孚通信、博創科技等5家上市公司回應稱中興通訊是其客戶,其中3家公司的股價在近日出現了較大的跌幅。
另外,根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風華高科、長盈精密、潤建通信等近40家上市公司明確表示,公司與中興通訊的合作規模較小,中興通訊被制裁一事對公司影響可以忽略。
“整體來看,中興通訊在大部分領域不具備獨家提供技術的能力,所以中興通訊被制裁,主要是對產業鏈上游的公司有較大影響,而對下游企業影響較小。而上游這些對中興通訊依賴性比較強的公司,主要以小公司為主。”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果僅僅是中興通訊一家公司受到制裁,對相關產業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短期,對整個行業的整體影響并不大。
但在昨日,事情出現了一線轉機。
美國商務部某高級官員透露,上周五晚美國官方已批準中興通訊要提供更多信息的請求。該官員稱,根據官方規定,中興通訊并沒有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但美國官方同意隨后通過非正式程序接受這些證據。該官員同時表示,不采取制裁措施是適當的。
同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應詢昨日在回答關于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考慮來華磋商的提問時表示,中方已收到美方希望來京進行經貿問題磋商的信息,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20余家上市公司關注“中國芯”
“中國芯”真的火了。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4月20日收盤,芯片概念指數4月份以來上漲4.63%,而同期A股市場三大股指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以及創業板指分別下挫3.07%、4.23%和6.19%。“中國芯”概念上市公司的廣闊前景以及背后的政策支持引發資金的狂歡,僅在4月20日一個交易日內,芯片概念股成交額就達到535.9億元。
投資者對于“中國芯”的熱衷引發市場關注,有上市公司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提醒投資者遠離跟風概念炒作,強調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有券商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則指出,不要過度炒作概念,芯片行業的獲利周期相對較長。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交所以及深交所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梳理,在4月16日至4月22日期間,有20余家上市公司在于投資者的交流過程中披露公司在“中國芯”相關產業鏈的布局。
以鼎信通訊為例,該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研發的芯片主要包括三大類:載波芯片(包括窄帶和寬帶)、總線通訊類、電能表芯片組,載波類芯片本身是國內領先國際,無所謂替代進口;總線通訊芯片用于消防報警系統;電能表芯片組MCU、計量芯片及電源芯片等板級應用,主要是提升設計成本競爭力和自動化制造,個別芯片替代進口。
另外,借收購芯片行業公司入局,成為上市公司布局芯片產業的另一重要途徑。日前,華西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持有瀾起科技的股權比例為2.11%。據了解,瀾起科技為中國芯片企業,在“2018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暨第七屆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大會”中上榜首屆中國IC獨角獸企業,排名首位。此外,華勝天成、長盈精密等公司同樣以收購芯片行業公司躋身“芯片概念股”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從事珠光材料研發銷售的坤彩科技在被投資者問及公司產品在芯片行業中的應用時亦強行“蹭熱點”,稱:“公司產品是可以替代進口產品的,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涂料、塑料、汽車、化妝品、油墨、皮革、陶瓷、建材、種子等行業,我相信也是可以用到芯片上的。”
有券商人士在對《證券日報》記者談及芯片行業上市公司時指出,目前很多公司都在芯片領域開始布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國家的政策支持。投資者在投資相關產業上市公司時可以關注公司的研發投入,對于借并購芯片行業公司入局的上市公司則要關注公司業務之間的協同性。
匯川技術、中科信息等公司被投資者建議布局相關行業。有上市公司回復稱:“每個公司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是不同的,我們會根據公司的經營情況、技術、能力等方面做出戰略選擇。”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共計20家公司明確聲明未涉足芯片產業相關業務。對于投資者熱衷“中國芯”概念的現象,有上市公司建議投資者秉承價值投資理念投資,遠離跟風概念炒作,強調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另有券商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中國芯”研發需要一個過程,盈利周期也會相對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