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具體可感的
一說起經濟,我們通常會想起抽象的術語、宏觀的趨勢,專業的政策解讀等等,但具體到我們身邊,一頓火鍋、一場電影、一輛汽車,這些具體而微的消費不也是經濟的組成部分嗎?
《提振信心在行動》因地制宜,圍繞各省近期的重點舉措,講好身邊煙火氣中的經濟問題。
“如果要用幾個關鍵詞來描述(重慶市)促進消費復蘇的具體舉措,會選用哪幾個關鍵詞?”重慶這期視頻簡明扼要,用消費場景、消費供給、消費氛圍三個關鍵詞串聯內容。在重慶商圈景點走一走,去琳瑯滿目的商超逛一逛,再到街頭看看霓虹燈下的夜生活,什么是場景,什么是供給,什么是氛圍?放眼身邊,一目了然。
到了“包機出海”的江蘇,蘇州、常熟、無錫等地落地數百個新項目的背后,是全省瞄準重點產業精準發力,強鏈補鏈的招商引資戰略。在拜訪的企業中,有歐萊雅集團這樣的消費行業公司,但更多的是法雷奧集團、耐克森集團、賀利氏電子等高端制造產業公司。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新能源汽車,就屬于他們重點的合作范圍。
到了浙江,系列惠企政策效果顯著,具體可感,為屏幕內的企業穩住了生產和干勁,也為屏幕外的觀眾留足了期待與信心。以義烏為例,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集聚地,義烏為吸引更多外商推出多項溫暖舉措:免費住宿、倉儲打折優惠、新開辟飾品百貨等行業垂直展區等等。接受采訪的經營戶眼神堅定:對于外來采購商回到市場的情況,非常有信心!
機器轉起來、工人忙起來、訂單多起來……視頻中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構成了我們開局之年穩中求進的強大底氣,也讓受眾更加真切感受到市場主體活力的日益恢復,更深刻體會到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
信心,是實打實干出來的
前不久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次談到信心:“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信心從哪里來?《提振信心在行動》直觀地告訴我們,從中央到地方,從企業到民眾,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從每一個奮斗的中國人身上來。
2022年12月28日,2022成渝雙城消費季暨2023愛尚重慶迎新消費季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希望抓住元旦春節兩個消費契機來帶動消費,把夜間經濟以及不夜重慶這張城市名片越擦越亮,聚焦四季特色消費活動,來濃厚和增強消費信心。
江蘇多地正瞄準重點產業精準發力,強鏈補鏈,促進科創產業成長壯大,同時著力營造有利于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通過科技創新帶動全省的主導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邁進。
浙江省定下大力拓市場搶訂單引外資,進一步擴大開放型經濟發展優勢的基調;省內金融部門正深化實施融資暢通工程,確保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更多補短板、強動力的重大舉措相繼落地,撬動著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方向。
很多人反饋,看完這些報道,想由衷留言說一句,“中國加油,老鄉加油!”這些視頻下方,也處處可見網友真摯熱情的評論,“點贊江蘇的速度與激情,也點贊不懈努力的中國人!”“2023年新的一年,祝經濟好,國運興隆,世界太平。”“面對多重壓力,各地打好‘組合拳’,拉動內需迎接挑戰,冬天即將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提振經濟信心,所有人都在行動,一切為了更美好的生活,為了欣欣向榮的家與國。
在煙火氣中迎來的2023年,激活了民眾對于未來發展的無限憧憬。總臺推出的系列經濟報道及評論,真實記錄著各方為增強經濟發展信心和動力而行動的同時,也成為中國經濟復蘇回暖“加速度”的有力注腳。
“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
今天是2023年的第一個工作日,身邊這些真實可感的干勁與沖勁,不似春光卻勝似春光,更讓我們在期待中堅信:春風楊柳萬千條,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關鍵詞: 透過煙火氣看新年新消費新項目 民之所向 國之所需 鼓起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