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家族辦高校,一年狂掙19億,學生的錢最好掙
11月28日,中教控股發布年度業績,營收47.6億元,凈利潤19.36億元,利潤率達40%,且凈利潤增加了3成。
中教控股運營著14所民辦高校以及職業院校。其中兩所在海外,據統計,在校人數高達30.45萬人。
根據目前的在校人數統計,中教控股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上市高教集團,甚至被人戲稱為“三本之王”。
中教控股身后的兩大集團是于氏家族和謝氏家族,他們兩家已經合作了15年,并且
在股比、職位、待遇上也都基本持平。
孩子高考,考得不好,總不能讓他不上大學吧,在這個文憑為王的時代,雖然大學生遍地都是,但是沒有大學學歷,在社會的競爭就是少了很多把握,所以,即便是民辦院校的學費貴,很多的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子女有一個大學文憑,他們也是甘之如飴的掏錢。
學費貴、住宿費貴、食堂的飯菜貴、超市的物價也貴,這一場大學讀下來,總體的花費不低,文憑的含量卻上不去,甚至孩子在畢業幾年之后,甚至連自己上大學使用的花銷都賺不回來。
而在校生30.45萬人相當于什么概念呢?據相關人士統計。清華大學5.7萬人,而中教的是清華的5倍;北京大學4萬人,中教是北京大學的7.5倍;鄭州大學7萬人,而中教是鄭州大學的4倍。
這個數據之下,中教凈利潤19.36億就不足為奇了。
在此之下,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好好讀書,民辦院校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它的收費情況肯定是高于公立院校的,而公立院校是政府扶持的,它的學費自然會比民辦的便宜。
所以身為學子,如果真的心疼家長,想要給家里省錢,其實努力學習,上一所公辦院校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再者就是公辦院校和民辦院校的師資也不一樣,公立院校的老師是通過教育部層層篩選中的佼佼者,他們的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是毋庸置疑的,而相對來說,民辦學校的老師師資就沒有公立的好了,民辦院校的老師并不是通過教育局篩選任職的,他們是通過自主招聘的方式進入大學任教的,這其中的師資,肯定也就相距甚遠了。
況且,民辦學校大多實行的是封閉管理,大學生的各種消費基本都限制在學校,所以花錢的地方也就多了,而公立學校沒有嚴格的要求,走讀生也非常的多。
雖然學生的錢最好掙,但是身為學生,努力學習,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為家庭減輕經濟壓力,這樣,看似你在讀大學花錢,實際上你省的錢就是幫家長賺的錢。
關鍵詞: 兩大家族辦高校一年掙19億 中教控股 三本之王 于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