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9日下午,河南省委宣傳部組織召開“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我省如何推進開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推動企業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河南給出了哪些解題思路?
國家高新區達到8家,數量位列全國第6位
河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向平介紹,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功獲批,制定落實《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率先實施“三化三制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自創區核心區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已經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核心增長極。
此外,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國家超算鄭州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國字號”平臺載體先后落戶河南。國家高新區達到8家,數量位列全國第6位,全省高新區實現了省轄市全覆蓋。
從2011年河南省建設第一家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河南省零的突破至今,河南省已建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0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0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特別是去年以來,河南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重塑重構省實驗室體系,批復建設嵩山、神農種業等8家省實驗室,設立了12家省實驗室基地,形成以省實驗室為核心、優質高端創新資源協同創新的“核心+基地+網絡”的創新格局。
前7個月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620.8億元,超去年全年總額
陳向平介紹,河南將重建重振省科學院作為河南省實施第一戰略的“一號工程”,一體化創設制度體系,目前已經完成架梁立柱,正在著力打造河南省創新發展最高峰。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通過健全“微成長、小升規、高變強”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參與企業研發活動,建設體系化、任務型、開放式的創新合作組織和利益共同體,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從2019年的24%增長至去年年底的34.4%,增幅居全國首位。此外,“科技貸”業務從2017年設立以來,合作銀行已達16家,累計支持科技型企業1816家(次),共計放款97.65億元。標準化推廣“智慧島”雙創載體,省級以上各類孵化載體由2012年的36家增長至414家、增長10倍以上,在2021年度國家孵化器考核中,河南省孵化器優秀評價率位居全國第2位。
在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修訂出臺了《河南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探索構建成果轉化合規盡職免責負面清單,健全符合各方利益的收益分配機制。鄭州大學等11家試點單位改革成效初顯,帶動全省科技成果轉化加速推進。
從數據來看,2022年前7個月,技術合同成交額達620.8億元、增長145.6%,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額。
目前,河南共建設21家省中試基地、25家省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積極完善內部管理及對外服務制度,已經發布了117項對外服務事項清單,著力填補“從0到1”的斷檔,實現“基礎研究—技術攻關一技術應用一成果產業化”全過程無縫銜接。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居中西部首位,瞪羚企業達到104家
陳向平在現場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成績單。
她介紹,這一時期成為河南科技創新實力提升最快、創新成果產出最多、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最大的時期。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10年間,全省研發經費投入從310.8億元增長至1018.8億元、增長2.3倍,近3年年度增幅均在百億元以上;全省財政科技經費支出從69.6億元增長至351.2億元、增長4倍,占一般公共預算的比重由1.39%增長至3.37%;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由40.2億元增長至620.78億元、增長14倍,近3年年均增速61.3%,遠超全國平均增速;高新技術企業從不到800家發展到8387家、增長10倍;科技型中小企業從最初的300余家發展到16583家,總量居中西部地區首位。
河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守法在發布會現場介紹,規上工業企業是我省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基本盤”,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是促進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根據7月規上工業企業月度數據顯示,全省規上工業企業22011家,填報研發費用的企業10625家,覆蓋率達到48.27%。
何守法介紹,為了推動企業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河南加大科技企業培育力度。全省創新龍頭企業達到116家、瞪羚企業達到104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2012年的751家增長到8387家,平均增速達到30.7%。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21.5%大幅提高到45.1%。
截至2021年底,河南人才資源總量超1200萬人
“截至2021年底,河南全省人才資源總量1201.23萬人,較2012年增長27.7%。”河南省委人才辦副主任李麗在發布會現場介紹。
李麗介紹,河南省打造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平臺,2018年以來,連續舉辦四屆大會,累計簽約各類人才20萬余人,其中,碩士、博士以及副高以上職稱人才9.4萬人,落地人才合作項目2289個,第五屆大會開幕式將于9月24日舉辦。
今年上半年,引進“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62人,海內外博士1500余人;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蓬、張鎖江分別擔任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校長。
在打造一流生態,持續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平方面,河南省在省政務服務中心、河南政務服務網、“豫事辦App”和一體機“四端”設立人才服務專區(專窗),開發河南省“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提供人才認定、落戶、入編、獎勵補貼、安居住房、項目申報、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務,著力解除人才后顧之憂,打造讓人才向往、融入、扎根的“一方沃土”。(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郭丁然)
關鍵詞: 河南省技術合同成交額 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 瞪羚企業 鄭洛新自創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