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今年6月末,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26.79萬億元,產品數量達10010只,雙雙創出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場先抑后揚,權益類基金凈值后撤,但資金借ETF抄底的意圖較為明顯,因此,股票型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和股票指數型)基金份額增長。
債券市場雖然震蕩,債券基金收益率同比也并不出色,但資金避險需求較強,債券基金規模增長超6300億元,其中中長期純債基金規模增長明顯。
ETF份額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公募基金市場上的基金產品數量已突破一萬大關,達10010只。與此同時,公募基金規模也再創新高,其對應的資產凈值合計26.79萬億元,較5月底的26.26萬億元環比增長2%,相比去年年末的25.56萬億元增長了1.23萬億元,增幅達4.81%。
從細分類別來看,開放式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資產規模均出現縮水,其中股票型基金(含股票指數基金和主動股票型基金)規模由去年年末的25816.73億元降至今年6月末的24741.65億元,下降了 1075 億元,降幅為4.16%。但事實上,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總份額是正增長的,較去年年末增長了1541億份。這也意味著,在市場震蕩中,資金整體仍然是凈流入股票型基金狀態,但因凈值回撤,導致了資產規模的縮水。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股票型基金份額的增長,不僅是新基金發行帶來的新增份額,老基金整體份額也正增長,其中ETF是份額增長的主力。根據基金二季報和去年年報,有可比數據的存量股票型基金份額增長了1339億份,其中份額增長最高的幾乎均為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份額增長了102億份,南方中證全指房地產ETF份額增長了66億份,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廣發中證基建工程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華寶中證醫療ETF份額增長了40億份以上。這或許也顯示出,資金有可能借ETF抄底A股。
混合型基金規模則縮水了6381億元,降幅約11%,基金份額減少了1135億份。結合Wind的統計數據來看,混合型基金中,靈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與平穩混合型基金規模均縮水,偏債混合型基金規模也同樣縮水。
中長期純債基受捧
權益類基金凈值回撤的同時,資金的避險偏好上升,上半年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的規模都出現了增長,債券基金規模半年增長超6300億元。
協會數據顯示,開放式基金中,債券基金上半年資產規模增長了6312億元,增幅為14.4%,總規模達到了4.73萬億元。份額的增長是債券基金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上半年債券基金總份增加了6177億份。
從基礎市場來看,上半年債券市場持續窄幅震蕩,相對而言,債券基金收益率表現并不算靚麗,整體取得小幅正收益。據Wind統計,上半年純債基金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59%,而2021年全年,純債基金算術平均收益率為4%。
細分類別中,中長期純債基金是債券基金規模增長的主力。據Wind統計,開放式和封閉式長期純債基金資產規模由去年年末的4.01萬億元增長至今年4.52萬億元。此外,一級債基、二級債基以及短期純債基規模都有小幅增長。但有較強股性的可轉債基金規模縮水,配置了一定股票倉位的二級債基規模也出現縮水。
貨幣市場基金方面,截止今年6月末,貨幣基金規模達到10.6萬億元,較去年年末增長了11308億元,同比增長了12%。
另外,FOF的資產規模也較長,其中債券型FOF、混合型FOF和股票型FOF均有不同程度增長。(本報記者 劉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