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市市長徐衣顯接受河南政府網采訪時表示,洛陽將瞄準經濟總量萬億級目標,聚焦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
為此,洛陽市將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洛陽市今年將加快建設龍門實驗室,全力爭創省2號智慧島,為創新注入最強動力。
今年加快建設龍門實驗室
徐衣顯介紹,2021年,洛陽市聚焦“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重振洛陽輝煌”,積極融入全國全省大局,全市地區生產總值5447.1億元,經濟總量保持全國城市前45位,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就接下來的發展,徐衣顯表示,洛陽市將瞄準經濟總量萬億級目標,聚焦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
為實現上述目標,洛陽市將在創新引領、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城市提質、改革開放、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方面積極發力。
洛陽市將創新放在了全局發展的突出位置。徐衣顯介紹,今年,洛陽市以打造更高水平的國家創新型城市為抓手,重塑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設龍門實驗室。
創新驅動是我省“十大戰略”之首。為加快形成更多的高端創新平臺,省里在部署,各地市也紛紛“搶灘”。“十四五”期間,我省將高標準謀劃建設10家突破引領、綜合集成的省實驗室,其中就包括今年將謀劃建設的龍門實驗室等。
據了解,龍門實驗室是洛陽市立足新材料與智能裝備領域雄厚的產業優勢,在充分整合河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礦山重型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4家駐洛國家級科研平臺技術優勢的基礎上籌建。
該實驗室規劃了戰略性新興材料、關鍵基礎件、智能系統、現代制造、成套裝備、未來智造等六大研究方向,未來將為洛陽市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動力。
全力爭創省2號智慧島
徐衣顯還提到,今年洛陽市將全力爭創省2號智慧島,圍繞伊濱科技城、高新區等“兩基地、三載體”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矩陣。
全省首個智慧島是中原龍子湖智慧島。截至2021年10月,它已入駐200多家數字經濟相關企業,擁有12家省級大數據雙創基地,吸引了211家私募投資基金機構,已成為我省吸引集聚人才的政策洼地、激發科創活力的創新高地。
洛陽市提出爭創省2號智慧島,體現了在創新方面的積極勢頭。
洛陽也著實有底氣。比如2019年,洛陽市全社會研發投入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就已經達到2.37%,高于鄭州同期(2.04%),在全省排第一;科技型中小企業1649家,居全省前列。2020年,洛陽市簽訂技術合同1059份,技術合同成交額53.8億元,全省靠前。
根據《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洛陽市在創新型城市中排46位,在我省妥妥的第二。
爭創省2號智慧島,將再次激發洛陽的創新活力。
今年要完成開發區改制激發動力活力
徐衣顯提到,為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動力活力,洛陽市今年將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成“一縣一省級開發區”改制任務。
據了解,日前,洛陽市開發區整合方案已經獲批。
方案中,洛陽市將原來的經開區、高新區、產業集聚區、服務業“兩區”等27個開發區,整合為13個,并確定了各開發區名稱、主導產業、空間分布、發展目標等。
根據方案,洛陽市所有開發區正有序推動“三化三制”(建設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管理團隊,實行領導班子任期制、員工全員聘任制、工資績效薪酬制),積極落實“管委會+公司”改革,逐步將原來承擔的社會事務等職能剝離,聚焦經濟管理和企業服務主責主業。
文旅產業是洛陽市亮眼的標簽。2021年底,洛陽市被納入了“1+8”鄭州都市圈。有了“圈內小伙伴”的加持,洛陽的文旅優勢將進一步發揮,并提升鄭州都市圈整體魅力。
徐衣顯提到,洛陽市今年將發展“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文旅新業態,打好“盛世隋唐”牌、“黃河文化”牌、“伏牛山水”牌、“國花牡丹”牌、“工業遺產”牌。
實施一批沉浸式體驗項目,創新舉辦第40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等“兩節一會一論壇”,創新潮玩IP孵化機制,打造全國沉浸式文旅產業發展新高地。
接受河南政府網采訪時,徐衣顯提出,2022年,洛陽市要力爭全年接待游客1.2億人次、旅游總收入超1000億元。(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陳朋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