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14歲少年陳一豪的生活突然被打亂了,他被確診患上白血病。
陳一豪家住駐馬店市汝南縣,他的病情讓這個并不富裕的農村家庭雪上加霜,然而社會的關愛,讓他和家人感受到了溫暖。得知陳一豪的病情后,近10個學校共同發起倡議,為他進行義賣籌款,3000多個孩子將自己的玩具、零食、書籍拿出來義賣,為他籌集了2萬余元治療費。
今年1月,陳一豪順利完成了骨髓移植。如今,在家休養的他努力與病魔斗爭,期盼能早日恢復健康,重返校園。
患白血病后不知情的他反過來安慰父母別哭
“我是一個本本分分的農村人,雖然生活不算富裕,但已經很滿足了,可去年5月,一個噩耗讓我們這個家‘塌’了。”陳明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去年5月份,他的兒子陳一豪突然被確診為白血病。
“孩子因為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誰知道被確診為白血病。”陳明有點蒙:“一個14歲的孩子,好好的怎么會得這個病。”
他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剛住院的時候,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很樂觀,有時候看到爸媽心情不好,還會安慰他們,說自己很快就能好起來。“我們一家人白天在孩子面前裝堅強,晚上躲在外面偷偷哭。”
半個月后,因為用藥,陳一豪的頭發開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但渾身疼痛的他沒有哭鬧,只是懂事地對媽媽說:“把我的頭發剃光吧。”除了掉頭發,白血病的治療還伴隨著各種檢查和骨髓穿刺,陳一豪總是努力忍著,不喊疼也不哭鬧。唯有一次和姑姑視頻時流下了眼淚。
“孩子,姑姑心疼你啊!”聽到姑姑關切的話語,這個堅強的孩子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高額的治療費用讓一家人的生活布滿陰云
陳一豪是汝南縣一所中學八年級的學生,是同學們喜愛的班長,年年都是三好學生,在家里也是懂事、孝順的孩子。看著病床上努力微笑的兒子,陳明下定決心,無論怎樣也要將孩子治好,“但哪有那么容易,治療所需要的錢對于我們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就是天文數字。”
據陳明介紹,陳一豪第一次治療中因為飲食不當導致感染,那一次就花了20多萬元。
這之后,夫妻倆更加小心地照顧生病的兒子,他們停掉了工作,將陳一豪的兩個弟弟交由家里老人照顧,在醫院里24小時陪著陳一豪,生怕再出什么差錯。
然而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收入也徹底中斷,生活的困境讓陳明感到很無助:“孩子患病前期就花費了近50萬元,骨髓移植和后期治療還要不少錢。我爸身體本來就不好,有糖尿病,知道孫子的病情后一直說要停藥,省錢給孩子治病。”
治療期間,陳明把親戚朋友都借遍了,他還嘗試著通過網絡平臺向社會求助,但籌集的善款也只是杯水車薪。
3000多個孩子獻愛心拿出玩具等進行義賣
日前,駐馬店當地媒體以《14歲的陳一豪突患白血病“我想回到學校和同學們在一起”》為題刊登了陳一豪的求助信息。一時間,十多個學校共同發起倡議,為陳一豪進行了義賣籌款。
“為身患白血病的陳一豪進行捐款!”“我們賣的不是零食,是祝福;我們籌的不是人民幣,是愛!”活動現場,一個個高舉的倡議牌透著溫情,露著愛心。
每個攤位上都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物品。據活動組織人員高女士介紹,此次活動有3000多個孩子將自己的玩具、零食、書籍拿出來義賣,為陳一豪籌集了2萬余元。
“愛心義賣是一方面,還有些學生把攢的零花錢和壓歲錢都捐出來了。”高女士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孩子們的熱情特別高。”
五角、一元、五元……一沓沓碼好的零錢鋪滿了整張桌子,這些錢將全部用于陳一豪的治療。“我代表侄子謝謝你們,有了大家的幫助,孩子就有更多的希望。”陳一豪的姑姑陳女士收到善款后言語里滿是感激。
努力與病魔斗爭他想早日重返學校上課
“孩子1月份已經完成骨髓移植了,現在在家休養。”2月23日,陳明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孩子五六天前已經出院,未來一年多還需要在家休養,藥也不能停。“孩子現在主要還是抵抗力比較差。”
“孩子從治療到現在一共花了100多萬元,大部分都是借來的。”陳明語氣里透露出難以掩飾的沉重,“這些錢壓得我們一家喘不過氣來,只能一點一點地還。”
“我的愿望是長大后做個醫生,救死扶傷。”這是陳一豪從小立下的志愿,如今,他努力與病魔斗爭,爭取早日康復重返校園,和老師、同學一起學習玩耍。
征集
善行中原我們一起為他加油
從2021年冬到2022年春,頂端新聞·河南商報再次聯合豫發·錦榮公益社、錦榮國際輕紡城推出“善行中原·暖冬”系列報道,愛心公益的腳步從未停歇。如果您也想幫幫這個困難的家庭,給予陳一豪一些愛心,歡迎與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聯系:18790589509(微信、電話同號)。(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楊雪情/文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