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九江教育現代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服務教育強市和人才強市建設,日前,《九江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出爐。該《規劃》設置了14項發展指標,明確了11個主要任務和9個重點工程。預計到2025年,全市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目標全面實現,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到2035年,我市將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強市和人力資源強市。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市主要將完成立德樹人、推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推動職業技術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加快高等教育內涵特色發展、構建終身學習服務體系、擴大教育開放合作、加大高質量教師供給、推動智能時代教育創新、深化新時代教育綜合改革、提升教育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等11個主要任務。同時,全力推進9個重點工程。分別為,紅色文化鑄魂育人工程,遴選10個紅色研學基地,選樹一批紅色教育名師,開展系列紅色研學實踐活動;綜合素質提升工程,實施體育美育師資隊伍建設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設一批省、市、縣(市、區)學校美育實踐基地;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新改擴建城區學校300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專遞課堂”覆蓋率達60%;職業技術教育提質創優工程,力爭打造1~2個省級示范性職教集團(聯盟),力爭建設1~2所職業學校作為“三全育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校,打造選樹一批“九江工匠”;高等教育內涵特色提升工程,建設2~3個省級一流學科,支持普通院校轉設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新增2~3個高校特色新型智庫;國際合作交流提升工程,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增加九江與境外友好學校數量,吸引國(境)外學生來潯學習,擴大在潯留學生規模;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工程,培養各級骨干教師8500人、各級學科帶頭人2200人,培育建設20個左右“雙師型”名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30個左右教學創新團隊;智慧教育融合共享工程,實現鄉鎮及以上學校“智慧校園”覆蓋率100%;建設800個“名師課堂”,100所“名校網絡課堂”實驗校,搭建九江教育大數據平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實施普通話培訓測試站標準化建設工程,建設一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創建30所左右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實現普通話在全市普及率達到88.5%以上。(記者孔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