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跨界造車正火,兩輪出行也想搭上新能源的快車。
近日,哈啰出行宣布正式進軍兩輪造車。哈啰不僅發布了超連網車機系統VVSMART,還一口氣推出了支持該系統的三款智能電動車:哈啰A80(精靈)、哈啰B80(魔靈)以及哈啰A86(圖靈)。其中哈啰A80(精靈) VVSMART青春版售價3999元起。
哈啰出行開啟兩輪造車并不意外。
早在去年,哈啰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就透露,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除了功能場景的智能化,李開逐表示新產品將在聯網以及數字化層面進行創新。
而從業務布局來看,哈啰當前在兩輪+四輪的出行業務上不斷迭代,并在本地生活服務業務中進行探索。本地生活業務前景雖廣,但尚需培育;在出行的基本盤上,哈啰則基于兩輪車的優勢,完善了共享單車、助力車、電動車和小哈換電業務。
但上一輪單車大戰證明了共享單車難以靠自身回血,而屬于共享電單車的助力車業務,哈啰也面臨著滴滴、美團兩大對手的搶食。
因此,對于哈啰而言,造兩輪電動車,一方面是為自有出行業務尋求增量,與現有業務產生協同作用;另一方面則順應了“新造車”的大背景,為赴美上市提供更多想象。
同時今年以來,“新造車”熱潮再起,互聯網跨界造車者往來不絕。近日,滴滴還宣布進入智能汽車領域。
面對外界關于“哈啰是否會造智能汽車”的猜測,哈啰方面表示,目前想深耕兩輪的優勢領域,暫不考慮智能汽車。
哈啰電動車事業部總經理遲星德表示,“兩輪車的競爭已到白熱化階段,未來的競爭一定在軟件的智能生態上。我們看好這條賽道旺盛的用戶需求,會堅定把這件事做好。我們做事的邏輯并不是追著熱點跑。”
就在哈啰宣布進軍兩輪造車當天,一位在共享電單車領域默默無聞的選手——松果出行突然被傳赴美上市,募資規模預計3億美元。這也讓外界看到了共享電單車的活力。
而作為兩輪出行中的“新造車”選手,哈啰能為行業帶來什么新變量?
用軟件改造兩輪電動車
兩輪電動車在中國并不稀奇,雅迪、小牛等品牌已培養了一部分用戶心智。此前,哈啰也曾與這些老玩家在助力車產品的生產代工方面有合作。
公開數據顯示,國內兩輪電動車用戶3億,日出行頻次約為7億次。雖然基數不算小,但由于兩輪電動車產品大多停留在“單機、功能機”的階段,行業整體智能化滲透率尚不足5%。
尤其當下,電單車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加之美團、滴滴等巨頭入場攪局,各家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投放規模之上。這對“精打細算”的哈啰來說,并不占優勢,尋求差異化突破或迫在眉睫。
那么此番,哈啰打造的智能兩輪車究竟能為哈啰和行業帶來什么改變?
遲星德認為,“二輪電動車的智能絕不是硬件的簡單堆砌,而應該是基于一個軟件操作系統來連接用戶的出行生態,擴展服務場景。”
哈啰希望為傳統的電動車行業打造一個底層的OS,就像當前的智能汽車有車聯網系統一樣,給電動車也安上“大腦”。
據悉,哈啰出行發布的VVSMART超連網車機系統包括五大出行解決方案,包括Hi-OS、Hi-Power、Hi-Safety、Hi-Service以及Hi-Life方案。分別解決用戶在人車互動、車輛能源、車輛安全、售后服務、出行生活五大領域遇到的問題。
據全天候科技現場體驗,與以往的電動車不同,哈啰搭載VVSMART的新電動車型并未裝備屏幕,而是將車主的手機置于車頭充當屏幕。
在用戶綁定哈啰賬號后,手機屏幕可顯示時速、電量、里程等運行狀態,還支持地圖導航、音樂和語音交互功能。在車主離開車時,可用手機遠程操控電動車使用其他服務。
在續航層面,哈啰電動車搭載了寧德時代G58大圓柱電芯超級電池,可實現超過70公里續航,輔以1小時的超級快充。
哈啰的換電網絡也已經布局全國,布局超100個城市。至于傳統經銷模式中售后服務難的問題,哈啰推出了全國、全網、全天候售后體系。
另據哈啰透露,哈啰VVSMART系統將不僅應用在哈啰自有產品上,也會向行業的其他品牌開放。
兩輪電動車會是好生意嗎?
無論是推出針對兩輪電動車的車機系統,還是推出小哈換電這樣的換電項目,可以看出哈啰希望借鑒智能汽車的玩法。
相較于傳統的電動車售賣,哈啰介紹稱,搭載了VVSMART系統的電動車將采用新零售模式,用戶將于哈啰出行App的線上下單線下提車,所有門店統一定價。
“目前兩輪電動車行業更多是售賣這種一錘子買賣,而通過智能化的軟件去鏈接不同服務場景后,未來更多是做用戶運營,比如通過提供服務來賺錢。”一位哈啰內部人士向全天候科技透露。
除此之外,哈啰電動車與公司的其他業務形成了進一步的協同與配合。
哈啰方面對全天候科技表示,相對共享單車、助力車等隨用隨停的產品,家用電動車的用戶粘性會更高,因此與哈啰App的交互也會更加頻繁。
界面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稱,每輛電動車的售賣都能為哈啰App帶來至少2個高頻活躍的長期會員。
不過,玩法有相似之處,兩者所處的市場卻不太相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遠遠大于兩輪電動車,它不僅吸引著增量市場,還能替換燃油車打入存量市場。
而兩輪車的“替換”效應相對沒那么大。并且在落地過程中,兩輪電動車存在著一些實際的困難。
像上海此前曾明確規定不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北京也對共享單車下了“禁投令”,因此哈啰的助力車難免受到政策的限制,更多只是在下沉市場發展,
對此,遲星德對全天候科技表示,之前電動車行業處于灰色地帶,2019年國家推出了電動車新國標,把電動車明確定義成非機動車。在明確劃分到非機動車之后,預計政策未來會更加開放。
有分析指出,電動車新國標規定了電動車新標準,過渡期之后超標車將報廢處理,或折價置換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車。
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幾年電動車領域會出現一波密集的換車高峰。有數據指出,新國標替換需求將于2022-2024年達到高點。
而這對兩輪出行的“新造車”選手哈啰而言,或許也是一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