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天嗎,太空旅行考慮一下。”近年來,全球多家以“太空旅行”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成立,以加加林為精神偶像的俄羅斯自然不能落于人后。但是說走就走的“太空旅行”并不容易,有的公司倒在探索的路上,有的公司還在繼續前進。
俄羅斯“亞軌道旅游”先鋒宣布倒閉
俄新社報道,俄羅斯“宇宙航向”是一家主營“亞軌道旅游”的私人公司,成立于2014年。由于無法從俄國防部獲得關于設計亞軌道旅游火箭的必要文件,未滿足當地政府(下諾夫哥羅德)航天項目的要求,該公司宣布關閉。
按照此前計劃,該公司將在下諾夫哥羅德建造可多次使用的亞軌道綜合體和航天發射場,預計將于2025年實現首飛。“亞軌道旅游”項目計劃飛行15分鐘,游客大約5分鐘時間處于失重狀態,票價約為20萬至25萬美元。公司計劃每年發射115次,預測客源可達700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此前報道,亞軌道旅游航天發射場一期工程計劃于2023年竣工,而點火試驗臺將于2020年完工,可以用于測試“宇宙航向”公司自行研發的火箭發動機。
“太空旅行”面臨三大阻礙
這家追趕“時尚潮流”的公司突然宣布倒閉也提醒我們,“太空旅行”雖然令人向往,但是真正實現著實不易。
無法獲得官方許可是“太空旅行”面臨的問題之一,高昂的經營成本也是一大阻礙。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首要經濟研究所代表阿列克謝·多爾戈夫曾表示:“我們分析了亞軌道旅游項目的銷售漏斗,結果顯示這一市場銷路狹窄。”zaonie
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起草的報告顯示,如果每張票價值25萬美元且每次航程滿員的話,“宇宙航向”公司將在開始提供服務13年后才能收回1.5億美元的首期投資。
此外,不可忽視的還有技術難題。美國的“亞軌道旅游”項目由亞馬遜總裁杰夫·貝索斯創建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和英國億萬富翁理查德·布蘭森的“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開發。《中國航天報》此前報道,維珍銀河公司擁有的“太空船二號”的研發過程一波三折。2013年4月29日,“太空船二號”進行了首次飛行,截至2014年10月發生空中解體的事故,共進行了54次試飛。其中,2014年的事故導致一名飛行員犧牲。
2021年底兩名游客將乘“聯盟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
雖然過程艱難,但是依然無法阻擋人們飛向太空的渴望,并且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聯盟”號就曾在2001-2009年期間曾執行了與太空探險公司簽署的合同,向國際空間站輸送了7名旅客,其中美國人查爾斯·西蒙尼成行2次。2019年初,俄羅斯航天集團和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簽署了游客首次組團飛行的合同。
此前有報道稱,2021年底將有兩名游客同時乘坐同一架“聯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根據初步飛行計劃,發射日定在了2021年12月8日,游客將在空間站停留12天。目前,這兩名游客已抵達俄羅斯,將在5月介紹給公眾。
此外,《費加羅報》報道,2021年第四季度,“獵鷹9”號火箭將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約翰·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飛,并將載有4名游客的載人龍飛船帶到距離地面約400公里的空中,以展開在低地軌道的為期四天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