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學者提出了這樣的看法:那就是我國人口基數大,但真正適合大規模開發的地區很少,不能全部用于建設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此,未來地區發展涉及城市群、城市圈的概念。城市群是一個地區內由各大城市組成的最高組織形式,一般由一個或多個核心城市帶領,今后城市群將成為人口居住、生活、就業的密集地區,全面發展我國。
很多網民經常問我,城市群和城市圈的差異,事實上,這兩者非常接近。簡單的說明是,大小不同,城市群相對較大。最近國家城市化文件中首次對城市軍隊和城市圈有權威的定義。該文件指出,城市群是新型城市化主體形態,是支撐全國經濟增長、促進地區和諧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重要平臺。城市圈是以城市群內超大型城市或放射性驅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礎的城市化空間形態。一般來說,一個城市群都包括一個或多個城市圈。
今天,我將介紹中國最有潛力的城市圈之一,那就是我們的合肥都市圈。為什么說合肥都市圈最有潛力?合肥、安徽、發展相對不足,與東部沿海地區沒有自然比較,與中部的武漢、長沙、鄭州等地區相比,合肥的實力稍遜一籌。近年來合肥都市圈具有區位優勢和政策增強,潛力自然很大。
據悉,合肥城市圈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安徽省合肥、淮南、六安、瀘州、蕪湖、馬鞍山等。合肥城市圈總面積為5.7萬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6%,總人口1350萬,占全省的43.2%。合肥城市圈的GDP已經超過1.5萬億,占全省的60%。此外,合肥城市圈的財政收入、工業產值、掙扎、消費、進出口貿易等數據指標均占安徽省的一半以上。因此,合肥都市圈是安徽的精華部分,代表著安徽未來的發展方向。
合肥城市圈面向全國,綜合實力不突出,不說遠,附近的南京城市圈、杭州城市圈、武漢城市圈等都在合肥城市圈之上。實力一般,但合肥城市圈的區位是關鍵,兩個城市都非常需要它。這兩個城市群是長三角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未來城市群發展需要福利,合肥和安徽都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前年,長江中游城市群提出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大省會共同簽署《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的文件,主要目的是為了深化更細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從會議成員來看,長江中游城市群吸引安徽合肥,意圖也很明顯。最終,合肥和安徽大部分地區已經被歸類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所以這兩個大城市群都想獲得合肥城市圈。合肥都市圈交通便利,目前通行的合肥高速鐵路、上海、韓龍高速鐵路、寧安高速鐵路等,還有正在建設的聯合高速鐵路、上港高速鐵路、皖江高速鐵路、另外還有巢馬市外、合馬高速鐵路、合巢宣武間等。除高速鐵路外,機場、道路、水運、地鐵等設施一應俱全。
今后,合肥都市圈將以合肥為中心,努力打造安徽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甚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都市圈。有趣的是,合肥大城市的電子信息產業已經以超縣規模成為了芯片、軟件、雙邊通信、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在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經濟,讓我們一起期待合肥大城市的崛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