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泡泡瑪特公布以每股38.5港元公開發行股票,擬全球發行1.357億股,籌集至多約52.24億港元(約6.74億美元),并預計將于12月11日正式以“09992”為證券代碼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為聯席保薦人。
此前,泡泡瑪特曾于2017年2月26日在內地新三板掛牌上市,原股票代碼(870578)。2019年4月2日,公司主動退出新三板,繼而籌劃轉戰港股市場。
公司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成立于2010年,主要專注于集潮流商品零售、藝術家經紀、新媒體娛樂化平臺和大型展會舉辦于一體的IP 綜合運營服務領域。
回首往事,如今聚焦在鎂光燈下的泡泡瑪特,曾有過一段并不算亮麗的過往。
五年前,泡泡瑪特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潮流玩具代理商,此后轉型IP運營。在轉型初期,泡泡瑪特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例如,公司在2015年度及2016年出現持續虧損,凈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544萬元和-2889.05萬元。
尷尬:行業排名第一VS市場份額分散
不過,泡泡瑪特迅速扭轉了虧損的局面。
公司招股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總營收8.1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434億元增長50.5%,凈利潤為1.41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1.13億元增長24.7%。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有360萬名注冊會員。
2017年至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近三年的營收增幅分別高達80%、225%及227%;同期凈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其凈利潤由2017年人民幣156萬元增長至2019年人民幣4.51億元,凈利潤翻了289倍,業績呈爆發式增長。
盡管泡泡瑪特成功轉虧為盈并取得亮麗的業績,但其能否長期在這個新興潮玩盲盒行業領跑,似乎仍不確定。
從銷售數字看,泡泡瑪特在潮玩盲盒排行第一,但是,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并不高。
據公司招股書顯示,2019年,按銷售額計,前五大市場參與者中,市場份額為8.5%、7.7%、3.3%、1.7%及1.6%,總計前五大市場參與者市場份額加起來不到25%。也就是說,雖然泡泡瑪特以8.5%的市場份額排名行業第一,但其占市場總額的比重卻不到十分之一。 由此可見,潮玩盲盒行業市場較大及相對分散,泡泡瑪特的市場份額相對整個市場而言并不算高。
對此,盤古高級研究員江瀚向《投資者網》表示,潮玩行業仍然處于初期階段,泡泡瑪特市場占有率不高是較為正常的現象,“對玩具品牌商而言,潮玩市場的門檻比較低,因為玩具并不是一個技術密集型或者高技術壁壘的產業,因此,市場的集中程度就不可能比較高,市場集中度高的要么是壟斷行業,要么是技術壁壘較高的行業。”
盡管如此,隨著潮玩盲盒市場規模及需求的增長,許多玩具品牌均紛紛推出了盲盒產品。例如TOKIDOKI、阿貍、長草顏文字、little amber、吾皇萬睡、羅小黑、My Little Pony/小馬寶莉、LINE FRIENDS等,甚至,餐飲業呷哺呷哺、瑞幸咖啡也推出盲盒系列玩具。
賽道擁擠,強手齊聚,那么泡泡瑪特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的核心競爭優勢何在?
困惑:下一個火出圈的Molly在哪里
事實上,除了市場占有率不高之外,泡泡瑪特運營的85個IP中,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只有一個Molly是火出圈的。
值得留意的是,隨著市場上其他玩具品牌商的的加入,作為其IP 形象代表作的Molly的影響力逐漸減弱。與此同時,Molly對泡泡瑪特的營收貢獻占比也逐年減少。
據公司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基于Molly形象的品牌產品銷售額分別占泡泡瑪特品牌產品所得總收益約89.4%、62.9%、32.9%及16.3%。該等跡象表明,部分消費者對Molly的忠誠度及注意力,可能受到市場上其他IP形象帶動和影響有所降低和分散,也就是說,泡泡瑪特在IP運營能力上也并未具有較大的優勢,IP形象的“爆火”可能是偶然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瑪特新IP形象的創新能力也頗受爭議。
泡泡瑪特于2020年2月8日上架的AYLA兔系列產品,遭到網友向消費保投訴其涉嫌抄襲DollChateau(中文:娃娃城堡,以下簡稱DC)的產品。據悉,這是泡泡瑪特的設計師亦宣的作品,該作品被推出之后便被網友發現與DC娃娃、網易第五人格、陰陽師游戲的多款人物形象相似度較高。
針對這些問題,《投資者網》致函泡泡瑪特公司董秘司德,但并未收到公司的相關回復。
天巒律師事務所主任胡律師認為,盡管幾種元素疊加相似,例如鵝頭頭發、蜘蛛腿翅膀以及鹿角兔耳朵等,但抄襲的鑒定需要仔細比對,且需要法官自主裁量方可斷定。
也就是說,泡泡瑪特新產品AYLA兔系列創意上的較多元素可能借鑒知名潮玩品牌DollChateau,這也從側面上顯示了其在IP運營中新IP形象產品研發創新能力上的不足。
探究:新IP產品如何迎合消費者口味
值得留意的是,泡泡瑪特自主研發的新IP形象產品未必能迎合消費者的口味。
泡泡瑪特在運營的85個IP中,火出圈的也只有一個Molly。加之,潮玩行業是一個緊跟潮流及迎合年輕人喜好的行業,無論潮流趨勢還是年輕人的喜好都是變化高頻和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新IP形象產品的開發本身就是藝術創作,歷經5-8個月漫長周期研發出來的IP形象產品能否一擊即中,抓住眾多消費者的胃口,較難獲得確定性的答案。
對此,《投資者網》近日采訪了3位熱愛購買收藏盲盒的消費者,發現了他們喜愛的盲盒IP形象各有不同。但較多消費者較為喜愛購買及收藏基于動漫IP形象延展的盲盒系列產品,這似乎暗示IP形象背后的故事才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點。
一位財經媒體從業者畢肖磊對《投資者網》表示,類似泡泡瑪特IP形象的盲盒并不太能吸引他,他一般購買的是動漫和游戲形象的手辦居多。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騰訊員工也告訴《投資者網》,其本人熱衷收藏手辦和盲盒,一般均為自己喜愛的動漫IP,因為喜歡,所以只要市場上有該IP形象的手辦或者盲盒都喜愛購買及收藏。
不過,部分女性消費者則持不同的觀點,盟主世紀網絡科技廣州分公司項目經理李詩敏向《投資者網》透露,自己很喜歡購買盲盒,尤其是一群光著身子、各種頭飾及造型的娃娃,喜歡購買盲盒主要是享受拆盒體驗過程,有驚喜也有失望,覺得很刺激、很好玩。
針對新IP形象產品未必能迎合消費者的口味的問題,《投資者網》致函泡泡瑪特公司董秘司德,公司對此并無做出相關回應。
盤古高級研究員江瀚則認為,新研發的玩具IP形象是否能夠受到潮玩市場消費者的追捧較大程度取決于公司的IP運營能力,泡泡瑪特在Molly IP形象運營上,還算是比較成功的。
盡管如此,泡泡瑪特在其他84個IP的運營上,仍然未見運營出如Molly IP形象般火爆出圈的IP形象,因此,在成功運營IP上經驗仍不算豐富。
綜上,市場占有率不高、創新能力不足、成功IP運營經驗不豐富以及歷經漫長周期研發的新IP形象未必迎合消費者喜好等問題,泡泡瑪特能否在潮玩盲盒行業穩居榜首,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