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有你最甜”,最近網絡上流行這么一句歌詞。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事可不甜,我們要說是炎炎夏日為什么會有人手上長出一些米粒大小的透明小水泡,而且很癢,這到底是什么?
說到這種小水泡,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長這種小水泡的人不在少數。這種小水泡,其實就是汗皰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好發于夏天,被認為是內源性皮膚濕疹樣反應。它對健康并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但卻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手部會變得又癢又疼,讓人難以安心工作和生活。
這“神秘”小水泡究竟是什么?
這小水泡其實叫“出汗不良性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的皮膚疾病,不會感染,一般多發于春末夏初,秋冬季可自愈。好發部位為手部手掌、手指內側等,形狀為米粒大小水泡,呈半球形,經常呈對稱分布,皰液清澈發亮,干涸后會出現蛻皮。
“出汗不良性濕疹”出現的原因主要認為和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個人體質原因
過敏體質的人容易出現,其本人或其血親中有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或其他過敏史。部分患者與鎳和鉻等金屬過敏有關系,一般只要限制過敏源的接觸就可預防汗皰疹的發生。
2、精神壓力過大
長期處于緊張、壓力之下,過度疲勞,情緒抑郁,睡眠不足等也會成為誘因。
3、接接觸到刺激性物體
在遇到一些含刺激成分的物質,如長期接觸具有化學物質,洗衣粉、肥皂等,或遇到細菌、病毒、藥物時也都會出現防御機制,可能導致汗皰疹。
4、腸胃疾病
便秘、慢性腸炎、淺表性胃炎等腸胃疾病會引起功能性紊亂,出現反酸、惡心、食欲不振、腹瀉等癥狀,長期不治療可能會使人水電解質失衡,降低人體免疫力,更易受到外界物質的侵害,也就更容易出現汗皰疹。
“出汗不良性濕疹”日常解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減少皮膚直接接觸洗衣粉等洗滌用品;
2、部分患者會瘙癢劇烈,所以會反復搔抓,盡量減少搔抓刺激,避免熱水燙洗、酒精擦洗等。
3、瘙癢劇烈難忍可以短期口服一些糖皮質激素,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如果是腸胃疾病引起,有胃炎,需要就醫,日常可以吃一些猴頭菇、沙棘或者山藥之類的食物養胃。平時多吃些面條也可養胃,米粥含酸多宜少吃。若熬粥可以少放小蘇打,對胃有好處。
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盡量少接觸化學制劑,在洗碗和洗衣服的時候,要帶上手套。避免久坐,適量的運動,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生氣,保持良好的心情。少喝酒,不要抽煙,少喝咖啡、濃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出現小水泡之后,切記不能用手不停地抓撓,也不能隨意挑破,要勤于洗手,以免手部皮膚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