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東莞市奧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海科技”)首發上會。奧海科技擬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計劃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4520.00萬股,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奧海科技本次擬募集資金9.41億元,分別用于智能終端配件(塘廈)生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奧海科技2017年凈利潤大幅下滑。2016年至2019年1-6月,奧海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0.12億元、11.53億元、16.61億元、9.80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60億元、5127.08萬元、1.14億元、7969.93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49億元、1.23億元、1.39億元、1.06億元。
報告期內,奧海科技應收賬款金額較大。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奧海科技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44億元、4.69億元、6.08億元、7.0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2.24%、35.86%、32.71%、65.08%。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2.95、3.12、3.47、1.66,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值4.04、4.00、4.25、2.06。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奧海科技存貨金額分別為6724.88萬元、1.54億元、1.83億元、2.36億元。存貨周轉率分別為8.14、8.07、8.21、3.78,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存貨周轉率平均值7.34、6.92、6.64、3.10。
奧海科技毛利率連續兩年下滑,其2018年毛利率較2016年接近腰斬。2016年至2019年1-6月,奧海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1.47%、22.76%、16.57%、19.25%。同行業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20.67%、19.73%、16.47%、17.97%。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奧海科技負債總額分別為4.20億元、6.82億元、10.81億元、11.27億元。
2016年至2019年1-6月,奧海科技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7.59%、91.98%、94.68%、86.95%。本次奧海科技募投項目“智能終端配件(塘廈)生產項目”設計產能為年產充電器產品13920萬只。
據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049億部,同比下降4.14%。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4.14億部,同比下降15.60%,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3.71億部,同比下降14.90%。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3.90億部,同比下降15.50%。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638.4萬部,較上年同期下降56%。而中國信通院此前發布的1月數據顯示,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為2081.3萬部,同比下降38.9%。
此外,據招股書披露,奧海科技存在三宗重大訴訟或仲裁事項,其中兩宗為買賣合同糾紛,一宗為股權質權糾紛。
據和訊網報道,奧海科技的前十大客戶名單,陣容可謂也算是豪華,但不幸的是,金立、偉創力爆出黑天鵝。金立公司涉及數百宗民商事訴訟、仲裁和執行案件,金立公司名下部分資產已設定抵押和質押,全部資產均已被多輪保全查封。截止2019年6月末3424.96萬元的應收賬款具有重大不確定性,出于謹慎考慮,奧海科技表示已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偉創力,似乎已被華為拉入“黑名單”了。有報道稱,偉創力已被華為從供應鏈體系中剔除。而且對偉創力更加不利的是,目前我國正在制定“不可靠實體清單”,據悉“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正在履行內部程序,將于近期發布。
報道還指出,準備上市的前三年,奧海科技狂補員工五險一金。2016年12月底,公司擁有員工數量2445人,其中,2092人未繳納公積金,每種保險900多名員工未繳納,公司當年應繳未繳的五險一金金額為944.85萬元。
中國經濟網記者向奧海科技證券事務部發去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充電器生產企業擬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奧海科技主要從事充電器、移動電源等智能終端充儲電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手表、VR眼鏡等)、智能家居(電視棒、智能排插、家用路由器、智能攝像頭等)、智能音箱等領域。
公司自成立至今,一直以充電器為公司核心產品,其中又以手機充電器為主。2016年至2019年1-6月,奧海科技充電器產品銷售金額分別為8.58億元、10.21億元、15.18億元、8.7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5.36%、89.03%、92.16%、89.71%。
截至2019年9月29日,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深圳奧海直接持有公司8400.0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1.95%,為公司的控股股東。深圳奧海由劉昊持有100.00%股權。
奧海科技實際控制人為劉昊和劉蕾,劉昊與劉蕾為夫妻關系,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公司1.12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82.90%。其中,劉昊通過深圳奧海間接持有公司8400.0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1.95%。
劉昊,男,1976年12月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中專學歷。曾任中天電子監事;2005年8月至2016年4月,任中天電子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07年12月至2017年6月,任深圳奧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任奧海有限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任奧海有限副總經理;2008年6月至2017年12月任奧海實業執行董事兼經理;2010年7月至2017年9月任奧海集團董事;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任浩富保理董事長。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任奧海投資董事;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任深圳六維總經理;2014年10日至2016年11月,任中國浩富金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任中國浩富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任沈陽六維執行董事兼經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任浩富融資租賃董事長。
2017年5月至今,任六維醫用監事;2017年6月至今,任奧海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東莞奧洲的執行董事兼經理、香港奧海的董事、深圳奧達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劉蕾,女,1979年11月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中專學歷。曾任深圳市中天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深圳奧海副總經理;2014年11月至2017年6月,任東莞奧洲的執行董事兼經理;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任奧海有限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任香港奧海董事;2014年0月至2017年7月,任江西奧海監事;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任深圳奧達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2014年4月25日至今,任奧海吉泰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17年12月至今,任奧海實業執行董事兼經理;2017年5月至今,任奧鑫投資執行事務合伙人;2016年11月至今,任奧悅投資執行事務合伙人;2017年6月至今,任飛優雀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16年6月至今,任深圳六維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17年6月至今,任奧海科技董事、沈陽六維執行董事兼經理、深圳奧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奧海科技擬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計劃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4520.00萬股,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奧海科技本次擬募集資金9.41億元,其中6.18億元用于智能終端配件(塘廈)生產項目、7285.25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2.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2017年凈利潤下滑
2016年至2019年1-6月,奧海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0.12億元、11.53億元、16.61億元、9.80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60億元、5127.08萬元、1.14億元、7969.93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49億元、1.23億元、1.39億元、1.06億元。
其中,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0.62億元、10.80億元、15.53億元、9.81億元。
2019年上半年末應收賬款7億元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奧海科技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44億元、4.69億元、6.08億元、7.0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2.24%、35.86%、32.71%、65.08%。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2.95、3.12、3.47、1.66,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值4.04、4.00、4.25、2.06。
公司表示,2019年6月末應收賬款凈額占營業收入比例為65.08%,均高于前三年,主要是因為本期營業收入為半年度數據,簡單年化后與2018年、2017年及2016年比較接近。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較上年末增加了9457.36萬元,增幅17.40%,2019年第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較2018年第四季度增長21.03%,應收賬款增長幅度與營業收入增長幅度比較接近。
2018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較上年末增加了1.30億元,增幅31.41%,2018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40.46%,應收賬款增長幅度低于營業收入增長幅度,主要是由于2018年新增第一大客戶vivo的賬期為月結60天,相對較短所致。
2017年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較上年末增加了8732.25萬元,增幅26.77%,主要是因為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6.38%,公司應收賬款相應增長,應收賬款余額的變動趨勢與營業收入的變動趨勢及幅度相一致。
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奧海科技難以收回的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31.35萬元、3314.86萬元、3508.44萬元、3518.52萬元。
其中,2017年至2019年6月30日,對金立難以收回的應收賬款為3288.70萬元、3424.96萬元、3424.96萬元。據招股書顯示,主要由于金立財務狀況惡化,目前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該等應收賬款的收回具有重大不確定性,但出于謹慎考慮,公司已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
除金立以外,報告期內,公司還曾有8家公司的應收賬款難以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