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上半年,廣州和深圳均有租戶搬遷至租賃成本更低的甲級辦公樓項目,或對現有辦公空間進行整合。2023年以來,華南部分企業對于擴張持相對謹慎的態度,謀求在控制不動產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效率。
但是,租賃只是企業不動產戰略的“降本增效”一個組成部分。面對高質量發展這一命題,仲量聯行發布的《企業不動產戰略——華南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革新》白皮書指出,通過在租賃、購置、運營、退出等各環節“多管齊下”,實行全周期統籌精細化管理,企業競爭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強化,進而更好地實現戰略發展目標。
白皮書指出,長期以來,“降本”一直是企業執行 CRE 戰略最直觀、最核心的訴求;當前,部分企業利用華南地區辦公樓市場短期優質供應增加且價格談判空間加大的機會,通過企業不動產管理配合業務升級與擴張需求。
廣州某大型外資快消品的電商部門抓住“租戶市場”的契機,搬遷至成本更低的新竣工甲級辦公樓,成為今年上半年廣州成交面積最大的一單租賃交易。
另外,一些專業服務業企業則較為關注CRE在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方面的作用,希望依托CRE來樹立其專業化形象。比如,在今年二季度深圳辦公樓市場的搬遷交易中,約50%的企業選擇從非甲級辦公樓遷至甲級辦公樓,顯示出盈利穩定的企業正在通過營造優質辦公環境,加快企業CRE管理戰略中“提升企業印象”與“吸引人才”的實施。
不過,仲量聯行調研發現,華南企業在企業不動產管理戰略(以下簡稱“CRE”)方面存在理念認知程度較低、實踐水平差異較大和全流程集中管理程度不高等三大問題。首先,華南的受訪企業中了解CRE概念的企業占51%,相較于全國平均水平低18%。其次,在華南地區,僅50%的受訪企業表示能在一天內收集到其全國企業不動產管理的相關信息,有44%的受訪企業認為自身當前的不動產管理和決策模式低效,而針對企業不動產管理效率和表現設立了統一評判標準的企業則僅有32%。第三,國有企業的CRE業務集中管理水平最高,但CRE全流程集中管理的比例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調查報告顯示,擁有前瞻性思維的企業正在致力于借由“軟硬兼施”來進行“增效”實踐。在“硬件”方面,部分企業通過建立彈性辦公制度,改善能耗管理方式、行政人員配置方案、辦公空間使用方案等來提升企業不動產的使用效率;在“軟件”方面,企業一方面通過大數據深入了解員工需求,打造人性化工作場所,另一方面則利用數字技術對商業資源進行搜集和錄入,從而實現集中管理,讓“科技創新”賦能企業經營效率提升。
此外,一些跨國企業,正通過綠色租賃推動企業內部ESG發展目標,在租賃辦公樓時更傾向于選擇獲得LEED、WELL或綠色建筑相關認證的項目,并與業主方共同探討凈零碳排放、碳足跡數據共享、節能降耗等方面的實現路徑,為可持續的CRE管理戰略注入新內涵。
“當前,企業不動產與各項業務之間已經深度交融,在成本和效率管理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仲量聯行華南區研究部總監曾麗表示:“我們建議華南企業給予CRE管理戰略足夠多的關注,將其作為落實精細化管理、提升各項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重要路徑,并以此打開企業管理效能提升的突破口”。
南都·灣財社記者 王艷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