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對標“高品質現代化中心城區”發展定位,以增強基層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為出發點,在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場館建設、文藝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續發力,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業,持續點亮群眾文化幸福生活,群眾文化工作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緊扣特色 擦亮文化活動“金字招牌”
今年4月,融音樂、文化、科技于一體的清江浦運河音樂書房,作為全省七家參展單位中唯一一支黨政代表團亮相中國(武漢)文旅博覽會,生動演繹“運河三千里 最憶清江浦”的文化新篇章。
作為淮安主城核心區,清江浦區充分挖掘自身歷史文化資源、緊扣時代脈搏,通過各類文化活動,積極對外展示形象,各具特色的活動和展覽以其獨特的文化底蘊成為清江浦對外展示文化的“金字招牌”。持續做強清江浦廟會、五月賽歌會、文化嘉年華、百場演出進社區、周末大舞臺等系列群眾文化品牌活動;舉辦充滿清江浦特色的書法、美術、攝影、非遺等展示展演,組織大合唱比賽、劇目展演、主題文藝匯演;承辦“新時代頌”省市縣(區)聯展清江浦分展、省文聯“文化進萬家”惠民志愿服務活動和全市文藝名家“走進清江浦”采風行等文化活動,不斷提升惠民精準度,奏響群眾文化樂章。
持續發力 推動陣地建設“遍地開花”
位于信達名府的泊堓空間翔宇書房作為一個集閱讀、咖啡、沙龍為一體的綜合性閱讀空間,讀者可憑讀者證、身份證24小時刷卡進入免費閱讀。諸如此類的文化場所在清江浦區“遍地開花”,不僅豐富著群眾的文化生活,也增添了城市的文化底色。
文化供給有廣度,得益于陣地建設有力度。近年來,清江浦區積極推進文化場館建設,不斷提高文化惠民工程的覆蓋面和質量,推動文化館實施總分館制,構建文化館總館、人民南路分館、解放西路分館、清江浦文化藝術中心“三館一中心”建設體系;打造以區圖書館為“總”、24小時翔宇書房為“分”的“總分館”體系,強化沉浸式體驗,建成翔宇書房29家。2022年,區圖書館等3處“家門口的好去處”獲評省級“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數量全市第一。
深耕建設 助推人才隊伍“繁榮成長”
10部作品獲市“五個一工程”獎,2部作品入圍省“五個一工程”獎,6部作品獲省五星工程獎,3名文化工作者入選市“533人才工程”……這是清江浦區近年來大力推進文化工作結出的豐碩果實。
清江浦區積極引入多方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聚焦“群眾文藝”,依托基層文化陣地建設深入實施“結對子 種文化”工程,促進城鄉文化共建、共享發展;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培訓,持續加大文藝人才培養力度;積極舉辦采風、志愿服務等文學活動,為文藝創作者提供創作提升的平臺。一系列的舉措提升了基層文藝人才綜合素質,豐富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同時進一步增強了全區各級文藝隊伍的“造血功能”。先后培育江蘇省群眾文化“百千萬”工程優秀群文骨干8人,優秀群文團隊2支,培育省級以上文藝家協會會員300余人,獲省級以上書法、美術、音樂、舞蹈等門類獎項不勝枚舉。(朱嘉 周雨晗 吳驪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