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成都氣溫連續走低數日,民眾紛紛裹上厚實的大衣以阻擋嚴寒。人有御寒之法,動物也有取暖之方。“泡溫泉”“養冬膘”“烤電暖器”……27日,在位于四川省成華區的成都動物園(以下簡稱動物園)內,不少不耐寒的動物已經開始了“蝸居”生活。
在動物園內的猴山,獼猴們三五成群地擠在一起抱團取暖;企鵝館內,4只小企鵝在電暖器前圍作一團,在橙色的暖光下顯得十分愜意;兩棲爬行館內,所有的動物都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在電暖器、油汀的附近一動不動,享受著冬日的“溫暖”。
成都動物園動管部飼養主管劉洋介紹,隨著冷空氣的到來,動物園早前就已經按照動物的習性和氣溫的變化分階段地對園內的動物采取了保暖措施,“每年冬天基本是一降溫我們就開始行動,像企鵝我們就是在10月21日開的電暖器,因為每年冬天電暖器都放在門口,所以前段時間氣溫一下降,企鵝就很自覺地站在門口等著‘烤火’。”
作為動物園內的重點保暖對象,蛇、龜、蜥蜴等兩棲類爬行動物在兩棲爬行館內都有獨立的居所,而每間房內都安裝了電暖器、油汀等取暖設施。“像鱷魚這樣長期生活在水里的動物,我們就在水里安裝了加熱棒,讓水溫保持在比較舒適的溫度,就跟泡溫泉一樣的。”劉洋說。
“我們也會在獸舍里鋪墊刨花、麻袋,這樣動物進到內室休息的時候,就會比較暖和。像猩猩它們比較聰明就會把刨花像蓋被子一樣蓋在身上。”劉洋介紹,除了借助外力保暖,動物營養師還會調整食物的種類,適當增加飼料量,保證動物有充足的能量抵御寒冷。
除了傳統的保暖措施外,今年動物園還在館舍內鋪設了地暖。劉洋介紹,以往傳統的取暖方式存在電負荷過載的安全隱患,需要工作人員值班巡查。鋪設地暖不僅更暖和,也更安全了,“現在我們部分館舍的地暖已經進入調試階段了,還有些館舍正在加緊進度,在今年最冷的時候應該大部分動物都可以用上地暖了。”
原標題:成都動物園的“暖”冬妙招:“泡溫泉”“睡熱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