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亞運村運動員餐廳完成基建改造工程,紅白相間的外墻搭配藍色裝飾,在亞運村的諸多建筑中相當搶眼。改造過程中,亞運村運行團隊在一次次難點攻破中,踐行著低碳、環保、節儉的辦賽理念。
“可逆施工”改造
“我們把小學臨時改造成一個餐廳,同時還要具備廚房,在新增管線的走向方面需要考慮到原有的管線,賽事結束之后,這里還是要恢復成一個小學的。所以,整個工程量是相當大的。”杭州亞運村運動員村工程建設主管顧磊介紹說。
(資料圖片)
為響應“節儉辦賽”的號召,工程團隊在設計之初,就仔細勘查現有建筑和設施,在融合原有結構的基礎上,制定了“可逆施工”的改造方案。賽時,不同建筑承擔不同的功能。賽后,只需要拆除改造時增加的部分設施,建筑就可以恢復原樣,繼續履行其設計之初的職責,符合綠色亞運所倡導的低碳、環保、節儉的辦賽理念。而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從設計到施工,都難度重重。
“極限挑戰”測試
運動員餐廳的用餐區域需要明亮、寬廣的室內空間,以及明晰、易于辨認的人員流動路線。這些要求,與校舍的公共區域有諸多雷同之處。設計團隊以此為錨點,合理利用原有建筑規劃中的公共活動空間,在不變更框架布局的前提下,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了改造任務。
廚房區域的改造,難度更大,衛生、安全、食材進出線路,都需要精心設計。賽事開始之后,在用餐時間前后,廚房將會面對大面積、多灶臺同時烹飪的“極限挑戰”,如何控制空間溫度,如何保證油煙排放,成為一大難題。
“在改造中后期,我們通過多次測試發現,廚房區域的排油煙效果不如預期。距離交付時間越來越近,我們必須盡快排查問題。”顧磊回憶道:“我們是專門派人沿著風道,沿著管道里面一點一點爬進去,一點一點去看。哪里是不是有漏風,哪里是不是有阻礙。發現問題之后,再做出針對性調整。解決這一個問題,前后就用了半個月時間,而這只是我們施工過程中所遇到困難的冰山一角。”
保障作業安全
改造工程遇到的另一個難題是補風。在數十臺大功率排油煙風機同時開啟的情況下,大量空氣在短時間內被快速抽出,廚房區域的氣壓會降低,帶來安全隱患。設計施工團隊經過縝密計算,使用專業補風設備實時補充空氣,不僅保障了廚房區域的作業安全,還兼具了一部分換氣功能,可謂一舉兩得。
考慮到不同國家運動員的餐飲習慣,廚房區域的烹飪工作,也會按不同菜系做出分隔。經過反復測算、實驗、論證,施工團隊找到了最佳菜品流動路線,剛剛出鍋的各國美食,可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離,通過專用傳菜電梯,到達相應的取餐區域,讓運動員們品嘗到熱氣騰騰的家鄉美味。
此外,專業工程維保團隊賽時將24小時待命,及時響應,全力保障運動員餐廳的使用安全,讓各國運動員們享受安全、舒心的用餐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