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樂瀟湘演一段動人故事,撥動琴弦唱一曲盛世人間,唱念做打把故事演繹流傳,音樂流轉道不盡的千古傳……”隨著夏日漸濃,原創音樂劇《京·謠》進入緊鑼密鼓的排練當中,5月24日劇目將于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燃情開演。
《京·謠》由北京歌華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和北京璀璨聚星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劇目以傳統文化的“守正”與“創新”為核心矛盾展開故事,講述了父子兩代人因觀念不同產生隔閡碰撞,演繹出一臺青春逐夢大戲。
音樂劇《京·謠》的創作得到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大力支持。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起設立的公益性基金,重點圍繞舞臺藝術創作、文化傳播交流和藝術人才培養三大領域開展資助?!毒ぶ{》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將打造精品劇目為北京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演出服務。與此同時《京·謠》出品單位作為在東城區成長的企業也將以精良作品助力東城“戲劇之城”建設,彰顯東城“故宮以東”和“大戲東望”文化品牌。
(資料圖)
卓越團隊匠心打磨,精彩看點紛呈
音樂劇《京·謠》自2022年3月創排以來,匯聚了國內優秀音樂劇創作團隊。劇目由著名導演周文軍執導并作曲,梁芒擔任藝術總監和作詞,孫藝寧擔任編劇。歷經一年多的精心打磨,《京·謠》在故事劇情、音樂唱法、舞美設計等方面看點十足。
《京·謠》的主人公王新元從小跟隨父親學習京劇,并考取了戲曲專業研究生,但他的夢想是創作京派流行音樂。父親王超英一直期待能和兒子同臺演出,對兒子的夢想并不認同。當個人夢想背離父母期盼,流行音樂撞上傳統戲劇,將會帶來什么樣的精彩,5月24日將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一一揭曉。
據了解,音樂劇《京·謠》在音樂創作方面原創30首音樂作品,包含流行、R&B、通俗、rap、京劇五種唱法,值得提到的是劇目的主題曲更是創新性打造出“一曲四歌”,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情感共鳴和觀劇體驗。
舞美設計方面,《京·謠》運用先進的數字技術為舞臺表演賦能,營造出一個數字化融合空間。其中裸眼3D技術制造出亦真亦幻的多元化場景;舞臺激光模式使舞臺充滿科技感;人屏互動技術更是讓演員在虛實結合中完成劇情演繹。數字技術打造出炫麗的舞臺視覺體驗,而劇目開放式結局給觀眾留下“傳統文化該以何種方式守正創新”的思考命題,更使劇目具備了深刻的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
首演在即,實力唱將跨界加盟火熱排練
音樂劇《京·謠》北京首演即將啟幕,一場青春逐夢大戲將徐徐展開。主人公挖掘傳統文化的優秀因子,創新賦能使其具有全新的時代生命力,既彰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又順應時代審美的潮流,契合年輕人的審美。
劇情融入了直播帶貨、電競直播、改編說唱等潮流文化元素,因此在演員選擇上跨界邀請多位青年專業演員,力求使演員貼合角色形象,達到人戲合一的表演效果。據介紹,成龍弟子、新七小福組合隊長王海祥,大廠評劇歌舞團演員、國家二級演員劉福安,《星光大道》2020年度總冠軍黃綺雯,中國內地流行女歌手、演員張微,新銳唱將朱興東,央視原創最佳歌手、甘肅省歌劇院歌唱演員馬熙媛,音樂劇、話劇演員秦榮、曹娜、顧軒暢等加盟《京·謠》。
當前,《京·謠》已完成創作錄音期的工作,聲臺形表等方面的排練也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同時,舞美、服裝、道具等制作工作穩步推進。全體演職人員以飽滿的工作狀態,每日加班加點全情投入到緊張的創排中,力爭以精美的舞美制作,精湛的藝術水準為北京觀眾獻上一臺精彩演出。觀眾可以通過大麥、貓眼、大眾點評等平臺購票。
據悉,音樂劇《京·謠》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演出將持續到5月28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