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完成不到半年,精工科技(002006)(002006.SZ)便在方朝陽的主導下迅速開始資本運作。
5月12日晚間,精工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不超過1.37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5億,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擬投資于碳纖維及復材裝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圖片)
記者注意到,2013年起,精工科技便開始布局碳纖維裝備領域,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間,公司碳纖維裝備業務占營業收入比例由19.39%巨幅提升至65.2%。
雖然在2019年,由于“精功系”破產重組的牽連導致當年虧損1.21億元,但整體來說,精工科技業績表現始終較為穩定,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凈利潤連續三年實現增長,營收分別為10.7億元、17.28億元、23.57億元,凈利潤2834萬元、1.08億元、2.93億元。
目前,精工科技由原“精功系”“二把手”方朝陽掌舵,在2023年經營計劃中,精工科技還明確表示,公司加快從“設備供應商”向“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進程,積極與國內國際有知名度的企業進行合作,實現雙碳核心的產業格局。
持續加碼碳纖維裝備業務
精工科技再拋募資計劃。
5月12日晚間,精工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不超過1.37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9.5億,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擬投資于碳纖維及復材裝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碳纖維及復材裝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為11.16億元,項目建設期為2年,實施地點位于浙江省紹興市。項目實施完畢后,將主要形成年產高性能碳纖維成套裝備20臺/套、復材專用裝備150臺/套、復材裝備模具及部件加工200臺/套的生產能力。
記者注意到,2013年起,精工科技便開始布局碳纖維裝備領域,2020年實現首條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國產化,是國內碳纖維整線系統設計、制造、工藝調試集成解決方案的裝備龍頭企業,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整線和碳纖維微波石墨化生產線的廠商。
2020年以來,公司碳纖維裝備業務已簽署合同金額累計超過30億元。目前已成為吉林化纖(000420)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國興碳纖維有限公司、浙江寶旌炭材料有限公司、吉林寶旌炭材料有限公司、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下游碳纖維生產企業的主要裝備供應商。
而在2020年至2022年,精工科技碳纖維裝備業務營收也不斷增長,分別為2.07億元、7.49億元、15.37億元,碳纖維裝備業務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172.16%,碳纖維裝備業務占營業收入比例由19.39%提升至65.2%。
精工科技認為,本次公司將對現有碳纖維及復材裝備生產車間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并通過增加生產場地、優化生產布局、購置先進生產設備與智能管理系統,提高公司碳纖維及復材裝備生產效率和產品性能、提升公司對下游客戶的配套能力。
據悉,精工科技自2004年上市,上市后,公司在2009年、2011年、2017年均拋出過增發計劃,不過,僅在2011年募資4.64億加碼光伏行業成功實施,而2009年、2017年的增發計劃均停止實施。若本次募資計劃順利實施,加上首發募資2.32億元,精工科技上市累融達到26.46億元。
業績表現穩定
公開資料顯示,精工科技成立于1992年,前身為紹興華源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成立初期主要從事新型建筑、建材專用設備和輕紡專用設備制造,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
2013年起,精工科技成立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裝備事業部,并在2015年與浙江精業新材料有限公司簽署首條碳纖維成套生產線銷售合同,逐漸深入碳纖維領域,逐步成長為碳纖維裝備龍頭。
彼時,精工科技還屬于“精功系”,實控人為精功集團董事長金良順,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大規模擴張,精功集團2018年凈利潤虧損近24億元,負債規模達37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90%。2019年,精功集團持有的多家上市公司股權被凍結,金良順不得不申請破產重組并出讓資產,而接盤方正是“精功系”前“二把手”方朝陽。
履歷顯示,方朝陽在2003年2月至今任精工控股集團董事長;2003年7月至今任精工鋼構(600496)董事長、總裁;2004年8月至今任中建信董事長;2017年7月至今任中建信(浙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2023年2月至今任會稽山(601579)董事長,2023年3月,方朝陽正式出任精工科技董事。
雖然“精功系”隕落,但精工科技作為碳纖維設備龍頭,業績表現一直比較穩定。
2017年至2020年,精工科技分別實現營收9.5億元、10.04億元、8.65億元、10.7億元,凈利潤9914萬元、573.2萬元、-1.21億元、2834萬元。其中2019年,受太陽能光伏裝備業務市場低迷所累相關板塊營收同比減少85.5%,疊加精工集團流動性危機、破產重組導致公司與浙江精工碳纖維簽訂的碳纖維成套生產線(2號線)合同終止,以及當年公司總計計提資產減值及信用減值損失合計約0.78億元。
不過,2021年開始,精工科技碳纖維業務板塊開始發力,帶動公司業績持續增長。2021年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7.28億元、23.57億元、3.79億元,凈利潤1.08億元、2.93億元、478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方朝陽接手后,精工科技也在不斷推進轉型。
在2023年經營計劃中,精工科技還明確表示,通過產業調整歸并,公司將探索拓展新的業務模式,加快從“設備供應商”向“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進程,積極與國內國際有知名度的企業進行合作,實現雙碳核心的產業格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