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通信學會正式公布了2022年度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名單——
阿里云與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聯合發起的“大規模云網絡基礎設施智能運維關鍵技術”和“面向云數據中心互聯的開放光網絡關鍵技術和產業化”兩項目從179項參選項目中脫穎而出,分獲中國通信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 于2002年由中國通信學會設立,是我國信息通信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科技獎項,也是國家科技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獎勵對象是對推動我國信息通信技術進步、提高信息通信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資料圖片)
每年評獎一次,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三個獎勵等級。獲得二等獎(含二等獎)以上的項目,可推薦參加國家級科學技術獎的評選。
大規模云網絡基礎設施智能運維系統應用
由多名院士組成的專家組認為,清華大學與阿里云基礎設施網絡團隊聯合研發的“大規模云網絡基礎設施智能運維系統應用”系統復雜度高、研制難度大, 技術創新性強,在意圖驅動的自動化網絡配置生成方法、跨平臺優化異構適配的設備資源編譯方法、形式化驗證自我校準的路由策略變更方法,以及全流量關聯性能感知的網絡故障定位方法等技術方面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項目針對大規模云計算網絡基礎設施配置復雜、設備資源異構、業務需求時變、故障定位困難等運維難題,創造性研發了網絡配置生成、設備資源優化、路由策略變更、故障監控定位等關鍵技術,產出大量國際頂級會議論文和授權專利,其中包括網絡通信領域頂級會議SIGCOMM論文十余篇,并得到國際網絡通信行業以及多位國際著名學者的高度評價。
面向云數據中心互聯的開放光網絡關鍵技術和產業化
另一項由阿里云與光迅科技(002281)、華中科技大學、中國信通院合作的《面向云數據中心互聯的開放光網絡關鍵技術和產業化》項目,在開放云底座技術、多層面解耦異構組網技術和可擴展的云管控平臺技術方面取得多項科技突破和創新,實現了光網絡的數字化和可編程,使得網絡、云計算和應用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云計算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該項目已在云數據中心內進行了實際部署,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此外,該項目還在國際上斬獲多項發明專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相關頂會論文20余篇。
“獎項代表過去的成就,網絡創新永無止境,面對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浪潮,網絡性能嚴重影響了算力集群的大規模擴展,數據中心網絡技術亟待變革。”
阿里云基礎設施網絡負責人蔡德忠表示,阿里云多年來在基礎網絡和RDMA高性能網絡探索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業界首創了端網融合技術體系,并進行了一系列技術創新,打造了可預期網絡新型架構,提供微秒級網絡延時高效支撐萬卡級規模GPU算力集群,為AI時代的全面到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去年年初,阿里巴巴還入選了AI 2000評選的全球十大計算機網絡研究機構,緊跟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微軟、谷歌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