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新材(002652)4月25日晚披露2022年年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4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為-3621.32萬元,同比減虧3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132.71萬元,同比增加111%,公司銷售回款良好,主營業務現金流保持平穩。
梳理公告發現,近年來困擾揚子新材的歷史遺留問題已獲得有效解決。其中股東占用資金清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今年3月簽訂的《債務清償協議》約定了剩余占用資金的具體還款計劃及還款來源。同時,俄聯合51%股權已獲控股股東子公司出資收購,目前公司已收到1010萬元股權轉讓款。
隨著歷史遺留問題逐一解決,揚子新材2021年度審計報告非標準審計意見涉及事項影響已消除,因此最新披露的2022年報中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換言之,未來揚子新材可望輕裝出發,積極尋求更好的業務發展方向和利潤增長點,以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資料圖)
凈利潤同比減虧主營業務現金流保持平穩
揚子新材是國內較早進入有機涂層板行業的民營企業之一,主要從事業務為有機涂層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诓煌哪┒耸褂脠鼍?,公司主打產品包括應用于芯片生產車間的抗靜電彩涂板、應用于凈化車間的抗菌彩色涂層板、應用于制藥車間及移動醫療機構的抗VHP氧化彩涂板以及應用于化學生產的HAS耐腐蝕恒耐板等。
揚子新材產品的末端客戶覆蓋多個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建筑空間、工業廠房、醫療場所等,部分合作品牌包括上海世博園摩洛哥館、中國工商銀行、武漢雷神山醫院、無錫博物院、華為、三星、中芯國際等。
2022年,揚子新材實現營業收入為4.84億元,同比減少26%,主要系2022年銷售單價及銷量疊加下滑的影響;實現歸母凈利潤為-3621.32萬元,同比減虧3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132.71萬元,同比增加111%,公司銷售回款良好,主營業務現金流保持平穩。
2022年是鋼材行業持續低迷的一年。揚子新材表示,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壓力下,新材料業務團隊完成了年生產量近8萬噸的主要目標,正品率達99.96%,未出現重大生產安全事件。同時,揚子新材穩步推進各項降本增效舉措,加強應收款回籠,客戶賬期分類管理;強化庫存管理,不斷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及抗風險能力。
歷史遺留問題有效解決推動公司走出困境
梳理公告發現,近年來困擾揚子新材的歷史遺留問題已獲得有效解決。其中股東占用資金清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今年3月簽訂的《債務清償協議》約定了剩余占用資金的具體還款計劃及還款來源。
揚子新材在此前公告中表示,公司在自查中發現股東胡衛林存在通過公司重要供應商蘇州匯豐圓物資貿易有限公司(簡稱“匯豐圓”)占用公司資金事項。2019年揚子新材預付匯豐圓約3.4億元,系公司股東、時任公司總經理胡衛林超額支付匯豐圓預付款,并通過向匯豐圓拆借資金,形成資金占用。
為徹底解決資金占用事項,今年3月揚子新材與胡衛林、匯豐圓、德峰國際簽訂《債務清償協議》,約定剩余占用資金的具體還款計劃及還款來源。截至報告披露日,胡衛林已根據上述債務清償協議按期償還1010萬元。換言之,資金占用問題已獲有效解決。
另外,俄羅斯聯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簡稱“俄聯合”)51%股權出讓問題今年來也獲突破進展。今年3月揚子新材披露,公司控股股東方中民未來為了幫助與扶持公司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指定其全資子公司中民居家以1010萬元受讓俄聯合51%股權。
同時,中民居家承諾,若中民居家與第三方達成關于俄聯合51%股權再轉讓協議,中民居家將交易額高出1,010萬元部分在扣除相關稅費后支付給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揚子新材已收到1010萬元股權轉讓款。
市場人士指出,隨著俄聯合股權轉讓交易完成,揚子新材歷史遺留問題逐一獲得有效解決,這將推動公司走出困境,實現健康發展。
爭取發起并購重組實現戰略轉型
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存在,揚子新材2021年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但隨著去年以來遺留問題的逐一解決,揚子新材2021年度審計報告非標準審計意見涉及事項影響已消除,因此最新披露的2022年報中,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換言之,未來揚子新材可望輕裝出發,積極尋求更好的業務發展方向和利潤增長點,以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就2023年發展藍圖,揚子新材表示將力爭盡快完全化解公司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推進胡衛林資金占用清償、完成俄羅斯子公司剝離的境外法律變更手續、穩妥解決濱南協議解除后續工作。
同時,揚子新材現有主營業務持續提質增效做好壓艙石,建創中民基金順利延長2年,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老股轉讓等多種形式加速基金被投項目退出獲取投資收益。同時,公司將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尋找優質標的,爭取在2023發起并購重組,實現公司戰略轉型。
管理團隊建設方面,揚子新材將持續提升合規經營能力,不斷強化團隊合規經營意識,進一步完善公司管控體系和治理結構,健全依法合規決策機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