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客觀肯定市場監管部門的作為效果,并不等于就可以從此高枕無憂,與此相反,越是在投訴、舉報等方面辦理件次增多,越是應該冷靜提高必要的警醒。
滿滿煙火氣的南強街巷。云南網報道截圖。
彩云網評特約評論員渝西鋒光
記者從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一季度全省12315共受理投訴43063件、舉報11160件、咨詢60325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534.14萬元。投訴、舉報、咨詢量同比分別增加24.84%、17.17%和29.48%。
市場監管部門積極受理投訴、舉報及咨詢事項,是主動履職盡責、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應有之義。投訴43063件、舉報11160件、咨詢60325件……每一個數字的背后,都凝結著市場監管部門廣大工作人員的辛苦勞動,都可以被視為有關部門單位、涉事地方及市場主體,在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當中取得的高分。也正是由于全省各級職能部門的務實作為,對清除各種有損市場公正、危害群眾利益的“害群之馬”形成強大震懾,近年來云南市場消費環境愈發向好,“有一種生活叫云南”成為吸引越來越多國內外游客的強大生命力IP。
客觀肯定市場監管部門的作為效果,并不等于就可以從此高枕無憂,與此相反,越是在投訴、舉報等方面辦理件次增多,越是應該冷靜提高必要的警醒。一方面,是今年一季度的投訴、舉報件次增幅較大,固然和文旅消費增溫帶來的游客數量增多、消費頻率增大有著對應關系,但是不可忽視影響市場消費正常秩序的某些“痼疾”依然存在,比如游客反映商家承諾時間內未向消費者提供照片、精修照片與承諾不符或達不到消費者預期、存在隱性消費等。另一方面,一季度受理的商品類、服務類投訴,“升溫”較多的領域集中于食品、首飾、交通工具、餐飲住宿等,對于云南文旅產業而言既關乎“臉面”又涉及“命脈”。所以,對投訴數量“升溫”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維護良好的文旅市場消費秩序,為云南高質量發展蓄積動力,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尤其是隨著外部經濟發展形勢向好變化,無論是依托優質生態條件持續打好“云南景區牌”,還是憑借新興產業鏈、供應鏈讓更多更好的“云品”走出去,都需要有力市場監管予以保駕護航。對于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來說,既要對影響群眾民生獲得感的食品安全、價格及售后、教育培訓服務等領域“重兵把守”,用力剔除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滋生土壤;又要對文旅、物流、數字經濟等新業態新消費加大監管資源投入,防止對傳統消費市場與新興消費市場的有效監管顧此失彼“按下葫蘆浮起瓢”。
此外,開放的云南文旅消費市場、同樣需要以開放的姿態來提檔升級市場監管,并以此促進文旅消費持續升溫。在推動文旅市場監管轉型方面,不妨果敢摒棄狹隘的“以我為主”,而多以兼聽則明角度廣為集納全國各地的先進經驗。同時,作為文旅市場消費行為的兩個主體,市場管理服務者也要多站在市場經營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找到化解癥結、疏通雙方同向發力阻隔點的有效方法,多方共同為云南文旅產業升溫添柴加火。
彩云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云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