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 題:中國林科院無人機巡護監測系統為森林防火“保駕護航”
新華社記者胡璐
“這款森林防火用的無人機續航時長能達4個小時,1平方米以內的火情能有效識別,火情定位也很精準……”中國林科院資源信息研究所副所長符利勇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日前由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林草高新技術應用大會上,一款無人機吸引了參會者的關注。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森林草原需要守護。在面積遼闊的森林,尤其是在農忙、祭祀、旅游旺季等情況下,防火是個世界級難題。符利勇團隊利用無人機機動靈活的特點,結合團隊對林草行業特點的理解及算法的攻關,努力破解這一難題。
據符利勇介紹,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作為2022年冬奧賽事的重要舉辦地,森林覆蓋率超過80%。為了保障冬奧會期間的森林防火萬無一失,2021年他帶領團隊承接了崇禮區森林防火綜合體系建設無人機巡護監測系統項目。
最終,團隊攻克了關鍵技術,提出了基于無人機遙感的森林結構參數、林木因子、林火監測系列方法和技術,取得了基于無人機視頻數據的林火、煙霧快速識別,林火發生區域和著火點快速提取以及林內人員分布快速識別和診斷技術等一系列進展。
“此后,我們又對技術進行反復完善。如今,研發的無人機可以按照預定的航線進行空中巡查,將所獲取的影像數據實時傳輸給地面的指揮中心,精準判定火情。一旦判定地面出現火情,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并根據氣象數據確定火險等級,為科學制定撲救方案提供重要依據。”符利勇說。
他告訴記者,從2021年1月項目啟動到冬奧會結束,無人機巡護團隊已及時發現早期火情10余次,并協助當地森林防火部門進行了應急撲救,將火情消滅在萌芽狀態。目前這項無人機巡護監測系統已被納入國家林草局生態網絡感知系統,未來將支撐全國的森林防火工作。
“我們還在繼續研發森林防火無人機戰斗群。未來一至兩年內,一旦發生森林火險,可以實現由上千架無人機精準投放滅火彈去執行任務,在預警、應急、撲救等方方面面節省人力資源,更好守護森林資源。”符利勇表示。
在會上,還圍繞國家公園智慧建設、森林經營與固碳增匯、智能森林防火三個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來自全國林草行業的部門、高校、科研院所、國有林場、調查規劃設計、資源監測及有關高新技術企業等單位的300余人現場參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