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6日,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17所小學的美術老師和學生,通過湖北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和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援建的“授漁計劃·三個課堂”平臺,開展了全縣小學美術名師課堂線上教學研討活動,充分體現了“三個課堂”的場景應用與實踐。長陽縣研訓中心副主任田英、研訓員彭新建、郭玲玲、各學區研訓主任、各校首席信息官及美術專職教師等五十余名教師和各校學生參與本次活動。
本次課程是由長陽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劉海蓉通過長陽縣實驗小學的“三個課堂”授課端,為孩子們帶來了三年級美術課程《裝飾自己的名字》。課堂上,學生們積極互動,踴躍發言,各班輔導老師也認真參與教學,配合線上教師完成互動、展示學生作品等工作。
課后,長陽研訓中心藝術學科研訓員郭玲玲對這次課程進行點評。她從這節美術課對目標意識的準確詮釋、對主體意識的適切把握、對設計意識的精巧演繹三個方面評價了本節課獨具匠心的設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美術作業創意,彰顯個性的任務型教學展示成果。
研訓員彭新建對長陽縣自開展授漁計劃工作以來,長陽縣教育教學工作情況做出總結。一年來,長陽縣通過授漁計劃“三個課堂”平臺完成專遞課堂教學200余節,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該縣部分學校專業教師短缺的問題,提高了課程教育質量,促進了鄉村教育均衡發展。彭新建提到,今后的工作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按需開課,聽課端教室要配合好授課端教師做好課前、課中、課后全方位的配合。學校應該加強課堂教學數字技術的使用和研究,日常積極參加授漁計劃線上教師培訓研修課程。
研訓中心副主任田英非常感謝授漁計劃項目為長陽縣搭建的“三個課堂”平臺,讓素未謀面、遍布全縣17所學校的美術老師們組團研修,實現了長陽縣“名師課堂”的首次線上專業引領活動圓滿開展。她對今后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加大研究力度。以小學為切入口,開展區域教研聯合體探索。二是提升“三個課堂”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各個學區要在每新學期初,根據學校需求和師資隊伍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三個課堂的教學計劃,加強對三個課堂的過程管理,加強對每節課教學質量的反饋和評價,以各學區、教聯體等為合作伙伴,開展聯合需求診斷,豐富研修內容形式。三是適時推出和總結縣域“三個課堂”的應用成果與經驗。四是加強教師專業能力培訓,提高網絡研修的安全性、流暢性與互動性。
長陽縣老師們在活動后表示:“三個課堂”的教學應用實踐讓大家深刻體會到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方式是多元的,是開放的。長陽今后會更多地推出“名師課堂”教學引領活動,與授漁計劃項目一起為鄉村教育振興賦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