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華網北京6月8日電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近年來,曹縣王集鎮李莊村堅持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出發點,通過采取“三個注重”,推動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注重完善機制,凝聚發展共識。李莊村完善每月15日組織黨員例會學習制度,建立以“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民主生活會、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談心談話、主題黨日、學習教育、黨員黨性分析、發展黨員和“X”項自選內容的組織生活“10+X”模式,制定實施細則和標準,創新組織生活活動形式和載體,增強組織生活影響力、吸引力,確保組織生活高標準、高質量開展。強化網格化管理,按照干部聯系片長、片長聯系黨員的工作要求,積極宣傳國家政策,認真收集群眾關心的問題,化解群眾矛盾,提高群眾滿意度。推行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清單制,全面梳理村黨組織書記職責任務,從組織領導、隊伍建設、產業發展、基礎保障等方面,制定《村黨組織書記抓農村基層黨建責任清單》,對村黨組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工作提出要求,明確標準、內容,提升工作質量。同時,將黨建責任清單的落實情況作為村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的專項內容,督促村黨組織書記落實黨建責任清單。加強黨員設崗評旗定星管理,每季度對黨員進行一次綜合評價,根據表現對黨員亮紅、綠、黃三色旗。連續兩個季度亮“紅”色旗的黨員,由黨組織書記予以批評教育。
注重人才建設,激發創新動能。曾經的李莊村,村莊分散,環境差,人心散,干部不團結。經過鎮黨委研究,決定采取“三步走”工作法,凝聚合力,實現新突破。優化班子建設。從抓支部建設做起,摸排復退軍人、返鄉創業青年、農村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等20人,選拔思想作風正、觀念新、懂經營、善管理、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5人,充實到村“兩委”班子中,進一步優化班子結構,強化村干部隊伍建設,為村級發展奠定基礎。開展培訓提能。按照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中的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養成群眾致富帶頭人的工作目標,按照“走出去”“請進來”模式,開展素質提升培訓,培養和發現人才12名,激活人才引領經濟發展的“一江春水”。目前,已建立扶貧車間、蔬菜大棚、山羊養殖廠、農家樂、肉牛養殖廠、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等,每年可實現收入50余萬元。堅持外援引進。建設李莊村英才榜,成立在外人員交流群,加強在外人才聯系,鼓勵人才返鄉或者通過其他途徑為家鄉做貢獻。2022年以來,吸引返鄉創業4人,創辦經濟實體4家。
注重挖掘特色,提升檔次品味。李莊村依據自身存在的資源優勢、位置優勢,借鑒先進村經驗做法,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黨員大會等,創新提出村級發展“三個8”工作思路。在村莊規劃方面,實行集中搬遷改造,將分散的8個自然村合并到一起,籌措資金300萬元,建設以微型公園、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點、巷道亮化等為主體的設施建設,強化村風村貌引導,進一步改善村莊環境,提升村莊品味和檔次,提高村黨黨組織和干部公信力。在產業發展方面,依托村內從事電商產業人員較多優勢,經過支部提議,村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群眾決議,制定李莊村“黨建+807”項目,對村莊進行提檔升級,沿街進行門面改造,中間綠化帶進行網紅打卡點建設,提升人氣,村莊北鄰園區工廠店讓群眾無償使用三年,以帶動產業發展。目前李莊村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在文化生活方面,建設涵蓋農家書屋、圖書室、閱覽室、舞蹈培訓室等8個村級文化教育培訓陣地,全天候對外開放,豐富群眾業余生活,有力促進了睦鄰友好、和諧安定的生活氛圍,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