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新編歷史潮劇《繡虎》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拉開了“燕語?潮韻”林燕云潮劇精品劇目全國巡演的序幕。該劇由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林燕云領銜主演,眾多潮劇一級演員聯袂出演,以蕩氣回腸的精彩演繹,打動在京潮籍人士和首都觀眾的心,展示潮劇這一古老地方劇種的精粹和藝術魅力。
此次全國巡演北京站首演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汕頭市委宣傳部、汕頭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北京潮商會、廣東潮劇院承辦,以潮劇精品展現汕頭文藝創作的新成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力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燕語?潮韻”林燕云潮劇精品劇目全國巡演(北京站)。林蓁 攝
潮劇精品 傳播汕頭鄉音鄉情
近年來,潮劇創作精品頻出,多部劇目屢獲大獎。此次北京站首演劇目《繡虎》取材于我國名著《三國演義》,講述了三國時期曹植、曹丕兩兄弟在政治權謀和手足親情的交織沖突中令人扼腕的故事,重現曹植七步成詩場景,在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中展現出歷史的波瀾和詩性的光芒。2021年,該劇獲第三十五屆田漢戲劇獎劇目獎榜首,實現潮劇劇目該獎項零的突破。
潮劇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及獨特的表演形式享譽海內外,成為中國戲劇界的“獨特景觀”。作為潮汕文化的重要載體,潮劇也是聯系世界各地潮汕人鄉情鄉誼的重要橋梁與紐帶。此次潮劇全國巡演活動得到全國各地潮汕商會的大力支持,繼北京首站后,林燕云將攜潮劇獲獎劇目《李商隱》《繡虎》,赴青島、哈爾濱、新疆、上海、惠州等城市巡演,以潮劇巡演加強汕頭與各地的文化交流,借助潮劇等文化載體,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汕頭故事。
潮劇《繡虎》劇照。林蓁 攝
以戲為橋 寫好新時代“僑”文章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劇。潮劇不僅在潮汕地區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而且隨著潮汕人的足跡走遍東南沿海,傳播至泰國、新加坡等華僑華裔聚居地,乃至歐美等國家和地區。以潮劇搭橋引路,汕頭致力寫好新時代“僑”文章。
“走出去”以戲聯僑、聚僑,汕頭加大力度開展潮劇對外交流演出,依托國外的藝術社團推廣潮劇文化,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設立了海外潮劇傳承中心,依托“云平臺”拓寬傳播渠道,不斷擴大潮劇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據悉,汕頭還計劃在澳大利亞以及珠海、惠州等地合作設立廣東潮劇院潮劇傳承中心,赴泰國、越南、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等地區開展潮劇交流演出,一步步擴大潮劇的海內外朋友圈。
與此同時,汕頭還將重點打造國際“潮劇節”品牌,并以此為契機打磨傳承提升潮劇《辭郎洲》等一批與“尋中華根、鑄民族魂、圓家國夢”相關的精品;積極探索組建國際潮劇聯盟,以潮劇聯僑、聚僑,激發廣大僑胞愛國愛鄉熱情,團結凝聚廣大僑胞在支持、參與汕頭高質量發展,在祖國新時代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潮劇《繡虎》劇照。林蓁 攝
探求傳承傳播新路 展優秀文化魅力
作為潮劇人才培養中心、傳統劇目保護傳承中心,汕頭已成為嶺南戲劇藝術重地、潮劇傳承發展的主陣地。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更加重視潮劇的保護傳承,大力推動潮劇振興發展。
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等部門高度重視,創造條件支持廣東潮劇院在劇目創作、惠民活動、院團建設、對外交流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開展中國戲劇梅花獎數字電影工程《東吳郡主》攝制項目,創排《辭郎洲》《秘密交通站》《一樹梅花香》等劇目,開展“周五有戲”“潮劇進校園”等文化惠民活動。汕頭市實施潮劇振興工程,出臺了《汕頭市潮劇保護傳承條例》,推動打造一批戲曲傳承基地、培育一批潮劇領軍人才、創作一批潮劇名家名戲。
潮劇的傳承發展,離不開年輕人才的培養。汕頭市與中國戲曲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設潮劇本科班,培養潮劇表演、潮樂伴奏高層次人才。廣東潮劇院還聯合汕頭大學開辦國際潮劇研修班,培養有文化有素養的從業人才。新時代的潮劇發展還主動“擁抱”數字技術,今年3月,汕頭啟動拍攝全國首部潮劇數字電影《東吳郡主》,借助數字電影技術向全國觀眾展示潮劇這朵“南國鮮花”的獨特魅力。
據了解,汕頭將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文化發展思路,繼續堅持高質量打造藝術精品,開展文化惠民、人才培養提升和對外交流傳播等重點工作,推動潮劇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持續擦亮潮劇藝術“汕頭品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