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對孩子們的營養進行科學管理是家長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近年來,我國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問題呈現持續上升趨勢,越來越龐大的“減肥大軍”成了目前醫生和家長們需要解決的“難題”。
“5·20”是中國學生營養日,今年學生營養日的主題為“科學食養助力兒童健康成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專家在這個節點提醒廣大家長,要通過多種方法、多種渠道對孩子們的體重進行科學管理,讓孩子們充分運動,避免出現超重肥胖。該院兒科主任王春林介紹,“我們醫院兒科每周六專門開設了兒童肥胖門診,5月推出了肥胖兒童管理行動“破墩行動”,通過線上線下一系列科普和患教活動,與家長們一起幫助超重肥胖的孩子們瘦下來,保持合理體重。”
近年來我國兒童超重肥胖發病率高居世界前列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孔元梅介紹,目前,我國孩子的超重肥胖率排在世界前列。在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與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飲食文化與環境因素都有關聯,低流行水平地區包括廣西、海南、云南、青海、西藏,貴州、四川。中流行水平地區包括浙江、湖南、福建、湖北、安徽、河南、江西、重慶等地。高流行水平包括陜西、北京、吉林、山西、上海、黑龍江,山東、河北等地。
“肥胖分兩個大類,一類是原發性肥胖,另一類是繼發性肥胖。”孔元梅指出,原發性肥胖與遺傳、飲食、活動有關,兒童原發性肥胖占比90%左右。繼發性肥胖原因比較復雜,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發生改變導致內分泌紊亂或者是其他一些疾病引起內分泌激素變化從而導致肥胖。
肥胖對兒童身體有六大危害
孔元梅表示,肥胖對兒童的身體而言危害非常大,一是糖尿病發生率增加,100個肥胖的孩子里面就有兩個孩子會發生2型糖尿病。二是肥胖的兒童,飲食中經常進食高脂或者高熱量食物,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兒童出現血脂增高的情況,血脂如果持續增高會影響到心臟功能,影響冠狀動脈表面的脂肪沉積,從而導致年輕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如果長期血脂增高,也會影響肝臟代謝,導致青少年期就開始出現脂肪肝,甚至可以影響肝功能,導致孩子出現肝功能異常。三是對肺功能的影響,肥胖兒童可能會發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四是肥胖的兒童還會影響尿酸代謝,導致出現高尿酸血癥。五是引發性早熟,最新數據顯示,現在我國女孩的性發育啟動時間普遍提前了半年。肥胖孩子由于脂肪細胞分泌芳香化酶較為活躍促使雌激素水平升高,孩子容易出現性腺軸提前啟動出現性早熟。六是由于肥胖還會引發孩子自卑、抑郁焦慮、交往障礙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破墩行動”幫助孩子科學管理體重
兒童肥胖的管理不單單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還需要家庭、學校、醫生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目前啟動的“破墩行動”,就是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肥胖兒童的家庭量身定制減重目標和體重管理方案,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專業干預,幫助孩子科學減重。
王春林表示,目前對兒童肥胖生活方式干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對孩子認知行為進行干預,讓孩子們正確理解肥胖的危害,做出一些積極的行為改變,比如自己完成體重監測。二是提醒家長們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控制熱卡并保證營養均衡,按時三餐,少吃零食,幫助孩子進行體重管理。三是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多做運動,比如全家外出進行散步或快走,平時讓孩子進行慢跑或跳繩,每周至少有3天進行有氧運動,通過父母言傳身教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控制體重的效果。王春林介紹,對于已經出現一些并發癥的肥胖兒童,可能要借助藥物進行干預,但生活方式干預是第一關口,呼吁家長們重視孩子超重肥胖問題,在前期積極進行干預,通過飲食、營養和運動配合,絕大多數孩子都能有效減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