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怎樣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山東省武城縣積極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學習借鑒“楓橋經驗”,整合現有資源,建成啟用“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構建矛盾糾紛“1+8+X+N”多元化解新格局,推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以前在矛盾調解中,存在著多部門各自作戰、無法形成合力的短板。我們依托縣綜治中心,將分散在各個部門的調解力量全面整合,建成集綜治中心、信訪接待中心、訴前調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一體的‘一站式’矛盾調解中心,推進矛盾糾紛化解、行政復議、公共法律服務等,全力打造矛盾糾紛化解的‘終點站’”武城縣綜治中心負責同志王連英介紹說。
武城縣綜治中心按照重點部門集中常駐、一般部門輪流入駐、涉事部門隨叫隨駐的入駐原則,組織責任單位和調解組織入駐集中辦公,通過統一窗口受理、共享調解場所、融合調解力量、匯集專家資源,實現調解資源集約化供給。同時,針對過去治理資源分散等問題,武城縣以“一站式”為紐帶,統籌公安、信訪、法院、檢察院等調解資源,創新建立“黨建引領網格化+公調對接、訪調對接、訴調對接、執調對接、檢調對接”的“一網五調”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將多種力量擰成一股繩,推動調解力量從職能職責的“物理”整合轉變為聯合化解的“化學”融合,實現了“預防—排查—化解—處置—問責”全流程閉環管理。現在,群眾只需進一個門、到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理事項。
今年來,已組織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萬余件次,調處成功率99.21%。
據了解,武城縣始終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把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作為推進社會治理、構建平安武城的重要抓手,推動全縣矛盾全面排查、信息全面共享、資源全面整合,依托“微連心”小程序,實現群眾訴求網上全流程辦理,確保問題源頭化解、有效解決。武城縣榮獲2022年度“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稱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