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漯河市召陵區老窩鎮有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變化:房前屋后整潔,櫻花大道、銀杏大道兩側的綠植生機盎然……一個個村莊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生態宜居。
這是漯河召陵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縮影。近年來,召陵區不斷創新工作機制,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助推人居環境再提升,在全區掀起人居環境整治熱潮。
下好全域推進“一盤棋”,組織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部署會,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再安排,積極動員全區上下振奮精神、真抓實干,扎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打好環境整治攻堅戰,實行縣級干部包鎮、科級干部包片、機關干部包村、黨員干部包戶的“四包”工作機制,責任到人,層層監督。各鎮(街道)均成立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指揮部,主要負責同志任一線總指揮,周密部署,廣泛動員,加強督導,確保成效。
下足問題摸排“繡花”功,全面摸排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遺留問題、棘手問題,并針對發現問題舉一反三,建立專項整治臺賬,實行動態管理,明確完成時限,對賬銷號,全面整治殘垣斷壁、私搭亂建、黑臭水體等,統籌調度,精細化推進。截至目前,全區共摸排出問題300多個,拆除殘垣斷壁260多處,整治坑塘、黑臭水體310多處。
使出長效管護“連環招”,制訂《召陵區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落實“日巡查、周通報、月排序、季觀摩”工作機制,每周專班人員“走、看、評、議”四點發力,下沉一線,對發現問題現場交辦,限時整改;每月進行講評,對排序靠前的鎮(街道)進行獎勵;每季進行集中觀摩評比,向排名第一的鎮(街道)授紅旗,向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鎮(街道)授黃牌,向最后一名的鎮(街道)授黑牌,且觀摩成績與年底綜合考評掛鉤,做到“學有榜樣、評有標尺、干有方向”,大力營造“比學趕幫超”濃厚氛圍,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長效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