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夯底氣 為市場增信心
寧夏銀川市“五心服務”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觀察
(資料圖)
風漸暖草漸新,賀蘭山下春潮涌。這個春天,寧夏銀川市的產業園區、企業車間、商業街區、招商現場處處生機勃勃;一組組表現工業高速增長、消費穩步復蘇、民企發展壯大等態勢的數據相繼出爐,成為首季“開門紅”的生動注解。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中加快的高質量發展背后,是銀川市全力以赴抓項目、強產業、拼經濟、優環境的積極行動,是承諾永葆恒心、堅守誠心、秉持公心、傾情暖心、付諸真心為企業家護航的“五心服務”,也是在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道路上政企攜手、同心同行、共生共榮的信心決心。
首季“開門紅” 積勢蓄能
春日塞上,萬物競發。走進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羊絨產業鏈上的各大企業一片繁忙景象。紡紗廠里,流水線上機器轟鳴,各色紗線陸續織成;制衣車間,電腦橫機日夜不停,精美成衣批量下線……
“最近公司正在加班加點趕工一批春夏季新訂單,春節過后的接單就已經排到了5月份。”寧夏新中絨羊絨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總監崔建華說,隨著羊絨行業淡季越來越短,四季都有訂單,企業也在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生產計劃。今年全年預計將生產精品羊絨衫90多萬件。
在園區另一端,作為提供紗線原料的上游企業,寧夏新澳羊絨有限公司的紡紗車間里,設備接力運轉、工人忙碌作業,粗紡、精紡紗線陸續打包出廠,運往制衣企業加工成衣。
“今年公司將啟動年產260噸特種動物纖維精紡紗線技改項目,彌補企業精紡產能不足的短板。營銷團隊目前正在全球跑市場、接訂單,計劃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寧夏新澳羊絨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代飛說,預計公司全年紗線產銷量將達到1800噸,產值可達12億元。
企業抓生產、搶訂單、拓市場、信心足;項目齊開工、加速建、見效快、帶動強。一季度,總投資2407億元的419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吹響銀川項目建設“沖鋒號”。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35GW高純太陽能超薄單晶硅片智慧工廠項目啟動建設;寧夏寶豐昱能科技有限公司100GWh電池及儲能集裝系統示范項目進展順利……
獲評“中國投資熱點城市”的銀川堅持“走出去”敲門招商、“引進來”共謀發展,持續發力找項目、跑項目、談項目。據銀川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剛剛結束的自治區黨政代表團赴江浙滬考察學習活動中,銀川簽約項目46個,總投資318.75億元,積蓄發展新動能。
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前兩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市場消費穩步復蘇,僅2月份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0.2%;外貿繼續領跑全區,2月份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9.7%,占全區外貿總值的66.7%……隨著穩經濟政策措施效應進一步顯現,疊加疫情消退、生產要素加速流動等有利因素,銀川市首季迎來“開門紅”,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好中加快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民企站“C位” 大有所為
3月下旬,一場銀川歷史上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民營經濟發展大會隆重召開。銀川“以城之名”讓民營企業家站上“C位”,點名表揚了50名2022年度優秀民營企業家和30家2022年度優秀民營企業。
“銀川先后榮獲科創中國樞紐城市、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全國營商環境標桿示范城市等稱號,成為投資熱土、興業沃土、安居樂土。這些輝煌和成就的取得來自一代代企業家的拼搏奉獻,飽含著他們的心血汗水,凝聚著他們的智慧力量。”自治區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趙旭輝說,民營企業成為銀川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轉型升級的主引擎、創新創業的主戰場、財政收入的主來源。
站上“C位”,民營企業實至名歸。據統計,銀川市現有各類市場主體36.3萬戶,超10萬戶的民營企業貢獻了4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科技創新、80%以上的就業。2022年,寧夏百強民營企業中,銀川市占到54%。同年,產值排名前10位的民營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產值993.59億元,對銀川市規上民營企業產值貢獻率達85.4%。
近年來,銀川市確立了建設“兩都五基地”、打造“三新”產業新高地的經濟發展戰略,布局“六新六特六優”產業,打造新材料和新能源2個千億級、新食品1個300億級產業集群,全市“三新”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這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民營企業枝繁葉茂提供了重要機遇和廣闊空間。
“在銀川,可以專注做企業、做市場,這對于企業家們來說是最幸福的,因為這座城市千方百計為企業、企業家提供充足適宜的陽光雨露,讓每一粒種子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可能。”寧夏鑫晶盛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剛說,銀川的政策環境讓企業大有可為,目前企業已在銀川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工業藍寶石生產基地。
盾源聚芯、天通銀廈、威力傳動、塞上乳業等企業的相關技術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共享智能裝備鑄造用工業級砂型增材制造裝備被列為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寧夏漢堯率先實現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產業化;興源達農牧為良種奶牛裝上“中國芯”……伴隨產業迭代、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民營企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持續提升,不斷為銀川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五心”促發展 同生共榮
聚焦企業關心關切,銀川市最新發布《關于全力打造更好更優服務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有針對性地制定出臺四方面20條具體舉措,解決企業反映集中的融資難、人才缺、程序多、辦理慢等問題。并將對相關措施定期開展落地情況跟蹤和科學評估,及時增補、適時優化,確保落地可行、管用解渴。
值得一提的是,銀川市明確提出法治護航,無事不擾企業、減少企業訴累等。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實行“非請勿擾”,并將每月1-25日定為“企業安靜生產期”。
“企業需要的時候,政府部門及時出現;企業不需要的時候,各級部門不來打擾,這體現了銀川市對企業家莫大的支持和尊重。”寧夏喬鋒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在銀川,城市和企業形成共同成長、相互成就的關系,這讓企業對投資銀川和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前不久,在銀川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企業服務環境提升推進大會上,趙旭輝代表各級領導干部做出“五心服務”的承諾:永葆恒心,一以貫之富商惠企;堅守誠心,真情實意親商暖企;秉持公心,全力以赴安商護企;傾情暖心,旗幟鮮明尊商重企;付諸真心,擔當盡責利商為企。
事實上,銀川市在優化服務環境的道路上從未停歇。近年來已迭代升級4個版本958項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搭框架、夯基礎、補短板、促提升,全力塑造政策更優、成本更低、審批更簡、辦事更快、服務更好的“五好”營商環境品牌,形成了“1230”審批服務改革等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經驗做法,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營商環境標桿示范城市。
出臺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千名干部包千企”、政企交心會等系列服務機制;設立總規模7億元的工業企業轉貸基金和風險補償基金……銀川市一路扶持幫助、保駕護航,為企業夯實底氣,為市場增添信心。
“近期,銀川營商環境5.0版82項改革舉措已全面推開,開辦企業、政務服務等18項涉企服務全新升級,優秀企業家也收到了包括醫療保健、休假療養等13項個性化服務的保障卡。”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局長張靜說,即將開啟的企業評價政府部門服務滿意度活動將瞄準企業意見建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創新創富。(記者 劉紫凌、李鈞德、任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