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新加坡4月8日電 專訪:美國金融體系風險輸出導致歐洲銀行業動蕩——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專家閆黎
新華社記者蔡蜀亞 李?
近期,歐洲銀行業持續動蕩,瑞士信貸銀行、德意志銀行股價大幅波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高級講師閆黎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引發此次歐洲銀行業動蕩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金融體系風險輸出。
閆黎表示,瑞信作為全球銀行業監管機構認定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被業界認為“大到不能倒”。此次瑞信危機表面看來是因為其大股東拒絕增持該行股票,但根源在于歐洲長期以來缺乏獨立的金融政策和監管政策,被迫過度依賴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因此在面對美國金融體系風險輸出時難以招架。
閆黎認為,此次銀行業危機是系統性風險和信任危機的疊加,歐洲銀行業乃至歐洲經濟未來都可能迎來“艱難時期”。他說:“當前美國加息步伐雖然有可能放緩,但不會停止。因此,歐洲銀行業面臨的系統性風險還會不斷攀升。”
對于有業界觀點認為此次歐美銀行業危機可能發展成類似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閆黎認為,歐美銀行業乃至金融體系崩潰是美歐無法承受的后果,因此相關國家政府會竭盡全力干預危機。目前來看,金融危機重演的概率尚不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