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東方青梅酒品牌梅見聯合國風樂團二十四伎樂共創新編《梅花三弄》,并通過古樂新生文化傳承的形式再現李清照與趙明誠以樂會友、以梅寄情、以酒承歡的故事?!按猴L解意,見梅如晤”,梅見特邀AI宣推官甄如意,入畫赴梅見梅花宴,感受宋代獨有的風雅文化。
(資料圖)
國人骨子里的梅花情懷
梅,是只有中國人才懂的浪漫。
從古至今,梅花就植根于中國文化的血脈之中,成為國人比德暢神的對象。東晉時期,更是以笛或蕭來演奏《梅花三弄》,借物抒懷,感雅士之交。梅見將宋人與梅的故事具象為一個人物——李清照,二十四伎樂運用四種古樂器重新改編,當琴音響起,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愛情故事便徐徐展開。
李清照回憶早年與趙明誠共賞梅花的生活情景時,曾作詞《清平樂 ? 年年雪里》“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踏雪尋梅,折梅插鬢,多么幸福歡樂!這“醉”字,不僅是酒醉,更是她為梅花、為愛情、為生活所陶醉。
時至當代,人們除了對梅花本身的喜愛,更是賦予了梅花以時代的精神,“梅魂自在,梅心從容,至簡至雅,至樸至拙”,與梅相交,恰如君子相見,一朝盛放,孤山不冷。
在“梅花開”的時節,梅見復刻了折梅、梅花箋、插花、梅花宴等宋朝雅事,表達“想見你”的情思,將青梅酒自然帶回到賓客觥籌交錯的場景中,這既是梅見對梅文化的一種致敬和探索,也形成了梅見獨特的品牌風格。
驚艷千年的宋朝美學
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大宋之色,以淡雅為尚,其中備受文人士大夫推崇的是天青色,“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睹坊ㄈ分芯珳蔬€原了汝窯瓷器“梅花杯”,這一設計的精致程度,展現了梅見對于細節與品質的高度追求。
除了細節之處的用心,梅見梅花宴也將宋人追求的清雅趣味逐一展現,眾人似古人般酌酒,微醺止醉,這折射出國人對于“宴”的理解:一種鄭重其事而又與眾同樂的生活態度。而酒,是讓“宴”得以成立的重要媒介。三杯兩盞淡酒下肚,主客之間卸下身份,回歸人與人的情感關系,這時候酒興正酣,可以通殷勘,致歡欣,青梅酒度數不高,故仍能保持雍容不失儀的姿態。
東方風土下的中式佐餐酒
風土,是青梅酒的靈魂。在中國的古典表達里,風土是“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四者合一,這也是中國梅酒追求的風味之境。
青梅的時令很短,若不在短短10天左右及時采摘,就會錯過最佳賞味期。山林間的青梅被果農親手采下,青脆豐腴的果肉中蘊藏著飽滿的汁水,千里迢迢運至酒莊,釀酒師用古法糖漬工藝萃取梅汁,再于陶壇中靜待時間的精釀。
那種對風土極致追尋后誕生的風味里藏著雨后的土壤和春風的氣息,琥珀色的酒液中,不僅濃縮著一個東方風味世界,還濃縮了中國人雅致的佐餐方式。雅者賞其質,俗者樂其瀾。酒承梅香,詩頌風雅,正如梅見?!懊芬娺m飲而不至酩酊,既能品出美酒的滋味,也不掩食物的濃淡?!边@是梅見對中式餐酒搭配的味覺之道,也是古今共同追求的飲食雅趣。
此次,梅見在“復興國飲”的道路上覓得知音,聯合國風樂團二十四伎樂,攜手國潮文化新青年數字人甄如意,跨越千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突破虛擬與現實,在梅開時節相見,以樂會友,以酒為媒,讓消費者們再次感受到悠久的東方味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