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023年3月14日,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東亞中國”)攜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教室里的自然課》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上海舉行,東亞中國成為該項目在內地的首家戰略合作伙伴。該項目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力支持,致力于打造中國銀行業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上海案例”。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東亞銀行集團和東亞中國總行的近十位嘉賓及三十余位員工志愿者出席了活動。
東亞銀行總經理兼集團人事及可持續發展處主管劉月屏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東亞銀行歷來重視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從集團層面制訂了ESG的發展戰略,并朝著這一方向積極努力。東亞中國緊跟集團戰略,積極部署和推動綠色發展工作。本次公益項目從生物多樣性入手,通過向鄉村學校輸送優質的生態文明教育課程,培養鄉村兒童正確的科學思維和生命觀念,是東亞中國在ESG領域又一次有意義的拓展與嘗試。
《教室里的自然課》公益項目是東亞中國傳統公益項目——“螢火蟲計劃”的綠色升級,旨在通過為鄉村學校提供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課程,提升當地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在促進教育公平和普惠的同時,培養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鄉村生態文明新一代。
活動現場,來自東亞中國的30余位志愿者和現場的嘉賓一起聆聽了《鄉土植物有話說》講座,學習、了解了生態保育相關的知識,并通過科學制定的引種保育計劃,在生態科普示范基地中親手栽種了多種灌木和喬木類鄉土植物,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支持。本次種植的鄉土植物都是曾經在上海周邊常見,但現在幾乎絕跡的品種。此次活動不僅保護了珍貴的鄉土植物種子資源,完善了低養護、近自然的鄉土生物群落,有助于未來科研人員開展進一步的鄉土生態保育研究工作,同時也為未來上海的哺乳動物、鳥類和昆蟲提供食物、蜜粉源、筑巢材料等等。未來,這些鄉土植物配合基地的生態保育類相關課程,有望成為上海市民了解本土物種的一個窗口,以及參與上海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契機。
東亞中國秉持集團“成為大中華及其他地區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領先機構”的愿景,深入探索綠色發展之路,在挖掘新的業務機會的同時,積極提升員工的ESG意識,未來也將進一步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加大對綠色環保的公益投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