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2月15日電(記者任延昕)比往年開工早了8天,32歲的孔東和35歲的王海珍夫妻倆開著擦拭一新的冷藏車,從家鄉河南省商丘市出發,南下1200多公里抵達福建省福州市,搶到了春節后的第一份運貨單。
載著滿廂的冷凍生鮮,夫妻倆又驅車北上,要將貨物運往2300公里外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這一趟能掙兩三千塊錢,算是開門紅了。”孔東說。
此行的第2天,他們進入甘肅境內。目的地已經不遠,夫妻倆決定在蘭州南服務區暫作休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蘭州南服務區經理曹立升介紹,夜間是大貨車停靠的高峰期。最近一周,進出服務區的貨車日均超過100輛,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貨運車輛數量明顯上升,得益于不斷優化的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政策。今年以來,甘肅持續加大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優惠力度,吸引貨車上高速。“車貨無憂”公眾責任保險讓貨車司機放心在服務區休息,貨運車輛“三檢合一”、貨運事項“跨省通辦”等“放管服”改革措施不斷提升貨運運力。
一系列保暢措施持續發力,作為交通“大動脈”上的“血小板”,貨車司機們感受明顯。
45歲的貨車司機安玉斌從山東運送一車日用百貨前往新疆。這是他近兩年常跑的線路之一,今年二月后明顯覺得路更暢了、車更多了。
看著一路上不約而同選擇提前開工的同行們,他打心眼里覺得高興。“干我們這行,不怕活兒多,最怕沒活兒。”
圖為高速公路收費站工作人員正在向貨車司機普及優惠政策。(受訪者供圖)
物流企業也在政策利好與全國范圍復工復產的加持下,迎來了業務增長。
位于定西市的甘肅天馬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承擔著多家有色金屬企業的原材料氧化鋁和炭塊的裝卸轉運以及當地鋁企產品鋁棒的外發運業務。
該企業物流發展部經理李亮祥介紹,公司1月份業績收獲開門紅,貨物吞吐量約15.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63%,大宗、煤炭、鋼材等物資的多式聯運增速明顯。
物流加速跑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從業者將“數字化”“智慧物流”等寫進發展規劃里,籌謀更長線的發展。
位于武威市的甘肅騰宇云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搭建了網絡貨運平臺,希望通過數字化技術提升車貨匹配效率和運力調度能力。
“現在大家都在搶抓機遇。”甘肅騰宇云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宇翔說。
趁著妻子去服務區洗漱的功夫,孔東也在手機上的網絡貨運軟件里挑到了價格合適的返程貨單。他打滿一壺開水,迫不及待要出發:“忙碌的日常又回來了,今年的日子得是熱騰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