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只帶了證件、手機和必備用品,輕松踏上過年回家路。”1月11日,在北京南站的候車大廳里,29歲的張樺楠說,他的行李已經通過快遞寄回家了。
如今,像張樺楠這樣輕裝上路的春運旅客不在少數。“其實大件行李寄遞服務前幾年就已經存在,只是當時春節前后運力緊張,一些農村地區的快遞服務相對不暢,選擇這種方式將行李寄回家的旅客比較少。”某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如今許多快遞公司都提供“春節不打烊”服務,“快遞進村”工程也大幅度打通了城鄉物流通道,輕裝上路的旅客自然就多了。
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也讓消費者在購買年貨的時候有了更多選擇。老家在山西忻州寧武縣的陳喆回憶,原來到了年關,他只敢在網上買些食品、飲料以及春聯等日用品寄回家,因為小件包裹不容易延遲。而今年回家前,陳喆從網上給父母買了一臺冰柜,讓他們可以更方便地儲藏過年準備的各類食品。“昨天買的,今天就到了,我還沒回家冰柜就安裝好了,現在的快遞物流服務真的很方便。”他說。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快遞業務量比2021年提前7天達到千億件,全年社會物流總額超過330萬億元,全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已達90%,每天有1億多件快遞包裹在農村進出。
“如果寄出地址和收貨地址都在省會城市的話,基本可以保證大件包裹在兩天內送達;如果收貨地址在相對偏遠的農村地區,4天左右也可以收到。目前讓行李‘自己回家’正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青睞,而且‘復購’的比例也越來越高。”該快遞公司負責人說。
除了更加暢通的郵路外,快遞物流運力也有保障。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表示,截至1月5日,全國快遞員上崗率達94.9%,快遞服務已經得到有效恢復。
數據顯示,今年前5天,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了18.9億件,支撐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超過了1600億元。快遞物流不僅讓游子的回家路變得更輕盈,也為穩消費發揮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物流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陳凱表示,接下來郵政部門在做好寄遞服務、保障藥品等醫療物資寄遞需要外,還將進一步督促相關企業,解決快件處理的時效問題,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寄遞服務的需求。(記者 訾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