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022年以來,泉州市人大常委會聚焦“大文旅”發展,聚力把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優勢,緊緊圍繞“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的部署要求,強力推進“海絲名城”建設。
為切實肩負起省委賦予泉州的重大使命任務和泉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擘畫的未來發展愿景,今年初,泉州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作出《關于加快推進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的決議》,提出將“促進文旅經濟發展”作為推進決議落實的重點工作。
為了更好地推動決議執行,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將決議執行情況列為今年監督工作重點,成立5個專題督查組,聚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情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進展情況、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城市快速化交通體系建設、鄉村振興等推動“海絲名城”建設的不同主題,并結合督辦古城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扶持民宿業發展等37件代表建議,深入開展專題調研、代表建議辦理、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等工作,持續監督推進。
“文旅經濟是泉州發展的重要優勢和潛力所在。”提起“海絲名城”建設重點目標任務,泉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信心滿滿,“聚焦做大做強文旅經濟,市人大常委會將《泉州市文化旅游發展促進條例》作為今年立法唯一審議項目來推進。”目前,《泉州市文化旅游發展促進條例》已獲批,擬于明年元旦施行,成為全國首部聚焦文旅發展的地方性法規。
結合立法工作,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全力推進泉州市政府出臺決議執行方案及年度計劃、提出法規議案等工作。前不久,泉州市政府正式印發《泉州市加快推進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6年)》,細化近30項具體舉措。圍繞市委、市政府部署,市人大常委會主動融入,專題部署,專項推動,積極開展古城提質工程、“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遺城”、考古遺址公園等重大文旅融合項目的調研監督工作,目前取得積極進展。
據悉,截至10月,泉州已累計簽約文旅經濟產業項目85個,總投資超1100億元,極大提振發展信心,“海絲名城”建設正朝著既定目標強力推進。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泉州加快推進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6月,2022泉州外貿云展會系列活動如期舉辦;7月,中化天辰泉州60萬噸/年環氧丙烷項目落地泉港石化園區;8月,泉州有了繼滿洲里、霍爾果斯之后的第三條中歐班列出境通道;10月,國慶假期,全市實現旅游收入35.24億元,比增438.2%,位列國慶黃金周攜程全國十大“本地游新銳目的地”榜首……
“海絲名城”建設加速推進,群眾也享受到更多的發展紅利。今年以來,“聚城暢通”工程緊鑼密鼓推進,截至10月底,已完成27個項目,極大活化發展動脈;“四朵金花”、晉江第二體育中心、濱江“水線”公園等新地標相繼投用,市民休閑載體持續擴容;非遺展示、主題餐飲、民宿驛站、電影放映、教育培訓等街區業態逐漸豐富,不斷滿足老百姓的各方面期待。
泉州明確:到2026年,泉州“強產興城”取得重大成果,地區生產總值達1.75萬億元,建成工貿發達、文化璀璨、百姓富足的21世紀“海絲名城”。(王虎文 肖萍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