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落地后,銀行理財產品都要求打破剛性兌付,即不再承諾保本保息。今后除了銀行存款外,保本理財將越來越少,投資者也不能再單純依靠是否保本來判斷產品的風險性。那么,保本型理財產品真的保本嗎?理財保本和非保本有何區別?一起來了解一下。
保本型理財產品真的保本嗎?
理財產品都是會存在一定風險的,如果不能承受風險,那么可以去銀行存定期或者大額存款或者購買國債、貨幣基金等等,這些理財方式的風險都是極小的,基本上是不會損失本金的。
有哪些保本的理財產品?
沒有保本的理財產品了,只要是理財產品都是會有一定風險的,一般高風險是伴隨著高收益,是成正比的,要想保本,不能接受損失本金,那么就建議購買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或者是支付寶的理財產品,一般收益是在3%~5%之間,比銀行的定期存款是要高點。
其次就是風險是屬于比較低的,基本上長期持有,虧損本金的可能性是十分小的,總得來說,市場上是沒有保本的理財產品的,只有風險程度大小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