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通訊:中國“番茄小鎮”里的“西班牙味道”
新華社記者王皓 孟鼎博
在西班牙農業重鎮阿爾梅里亞,農業專家弗朗西斯科·加西亞早晨醒來會習慣性撥通中國同事的視頻電話。
(資料圖)
“夏天每次施肥7至9分鐘,從早上7點開始,這樣能積攢足夠水分。”加西亞細致地講解技術步驟。讓這位西班牙農業專家牽掛的,是坐落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的一座“番茄小鎮”。
來自西班牙的味道
“番茄小鎮”是2017年建立的,不僅有來自西班牙的全套溫室設備、多樣的番茄品種,還有外國專家技術指導,這些都為黃土高原上的這個“小鎮”增添了濃濃的“西班牙味道”。
“番茄小鎮”種植的番茄品種來自歐洲,如梅里亞番茄、拉夫公牛番茄、太陽番茄等從西班牙進口,成串的梅里亞番茄尤其受到市場歡迎。
“我們在那里種了很多阿爾梅里亞的番茄品種,”加西亞介紹,團隊從最初的40多個品種中,不斷培育、精選出最能適應中國環境、適合在中國銷售的番茄。
“最后,我們確定了一種圓圓的、甜甜的櫻桃番茄,因為中國餐飲文化喜歡味道濃郁的甜番茄,”已經做了4年多技術指導的加西亞說。
技術支持中西結合
“番茄小鎮”不僅有西班牙專家指導,也得到大量中方人員的技術支持?!胺研℃偂焙臀靼嘌赖臍夂驐l件相差較大,種植技術需要中國農業專家的針對性調整。
“西班牙是地中海氣候,冬季溫暖濕潤,適宜越冬生產。而黃土高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是夏季生產,需要配套完善的植保措施,起到防病防蟲的效果?!弊鳛楸就良夹g指導的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孫勝說。
園區內,番茄生產自動化數控育苗系統給幼苗提供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遮陽幕布系統則根據天氣情況動態調節棚內光照、溫度,最大限度創造番茄生長的有利環境。
將西班牙技術中國化,因地制宜打造現代化農業園區,拓展番茄種植鏈條,是中國專家團隊的努力方向。經過幾年交流合作,中國專家承擔的角色逐漸從“輔助”轉向“主導”。
家門口穩穩的幸福
智能控制玻璃溫室內,一串串番茄像小燈籠一樣懸掛在綠色藤蔓上,色澤紅潤、晶瑩剔透。在栽培架中間的過道里,工人們乘坐升降車有序地疏果、管護、采摘。
“番茄小鎮”由山西田森杜氏番茄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公司總經理高瑞利介紹說,“番茄小鎮”為周邊農戶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當地流轉農戶建設了15萬平方米的智能控制玻璃溫室,突破傳統農業季節性限制,每平方米番茄產量可達15公斤。
53歲的周邊農戶趙臘仙已經來園區工作3年多。她說,“番茄小鎮”工作環境好,一年至少能收入5萬元。去年,趙臘仙一家搬進距離園區只有幾十米遠的二層新居,“工作穩定離家近,很滿足”。
山西田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寅午表示,“番茄小鎮”不僅提高了農戶收入,而且促進了農業生產技術。
如今,除了生產、銷售鮮果,“番茄小鎮”新建番茄汁加工生產線,延伸番茄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未來還規劃建設番茄文化博覽館等項目,拓展商務、研學、培訓等文旅體驗活動,形成一二三產業聯動融合發展。
據加西亞介紹,“番茄小鎮”投入生產以來,連續數年獲得全球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番茄品質已達歐洲農產品出口標準?!捌诖袊研℃偂姆涯軌虺隹诘礁鄧遥嘈盼磥碇袊臀靼嘌滥酥翚W洲能有更多合作項目?!奔游鱽喺f。
關鍵詞: 番茄小鎮